他的感想之丰富,观察之深刻,意境之隽永,字句立正确,他人所苦思力索而不易得当的,他就很自然地写出来,这是何等天才!鲁迅的随笔杂感,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比喻之巧妙,文笔之简洁,又因其飘溢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的风味。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于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了解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本书以外,别无捷径。
本书收入鲁迅自己编定的杂文集和他人为其整理编辑的各种文集中的杂文作品,共分为七卷。 第一卷收入《坟》、《热风》、《华盖集》中的杂文。 第二卷收入《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中的杂文。 第三卷收入《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中的杂文。 第四卷收入《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中的杂文。 第五卷收入《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中的杂文。 第六卷收入《集外集续编》、《集外集拾遗补编》中的杂文。 第七卷收入《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中的杂文。
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
中国一向少有失败的...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时,往往就与人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人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人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
“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这种自大的人,大抵有几分天才。
“合群的自...
记性不佳,是有益于己而有害于子孙的。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