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里面,作者不想把“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泾渭分明地划开,也不想特别偏重“精英文化”或者“一般文化”,作者只是想让阅读者了解并且感受“古代中国文化世界”。所以,这里的内容,有古代中国观察世界的方式,它影响了一直到今天的中国人面对外部世界的立场和态度,也有古代的婚礼丧仪,因为它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家族制度,甚至了解到儒家和政治,作者想这是古代与现代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方面,它构造着中国人对内部世界的秩序感。佛教可能是西洋文明来到中国之前,对中国冲击最大的外来文化,需要追问的是,到底它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生活世界?而道教呢,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至今中国人的生死观念和幸福观念,好像还在古代道教的延长线上。尽管前面儒、释、道都有了,但是,为了让阅读者了解一个更真实更普遍的古代中国,作者也在书中勉力去谈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特别是专门讲了一下流行于中国的风水,因为,在风水背后是影响整个汉族中国人思维的阴阳五行知识。
惠能的“顿悟”是我一直对佛教抱有好感的一个点,有一点类似王阳明所说的“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第一次接触这个思想还是小时候在央视6套看某一部楚留香改编电影,那...
佛教南传的角度我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且当初在山西认识的大家也是有一种“北方正统”的概念。但事实上这只是是否记录和话语权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写某一篇地方史初探...
二、文化与文明:不得不分辨的两个概念
凡是文化上臣服,都可以划进来作为华夏之藩属,都是一个天下三亲:“宗亲”(父),“外亲”(母),“妻亲”同姓不婚父系一族的亲族,亲疏地位高于母系一族亲族五服...
读完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实话说,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那么漫无目的的翻了翻,又看了看目录,内容很多,包括了儒佛道等各种文化知识,让我...
一本讲义,通俗又不失深刻。作者仍然运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涵盖古代中国的社会秩序、儒释道三家思想、民俗生活等。 古人的信仰世界我们可能...
第一回 古代中国的“天下”,近代世界的“万国” 【中国人的天下观】葛比较近代西方人的世界观和古代中国人的天下观。地理发现后,近代西方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系统终于有...
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刷新了中国思想史写作的模式,但葛先生在反复倡言关注日常叙事的同时,有一点也是不得不提出的,即忽略了思想深度的挖掘而过多沉浸在较...
作者以一种漫谈的形式分章节的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若干核心理念的来源与发展,对 礼-->儒的发展, 道-->道教的发展,印度佛(或早期中国佛)-->禅宗的发展都cov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