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历史记忆、 文学阐释、精神建构以及社会实践等层面,思考大学作为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组织形成,是什么、有什么、还能做什么。
本书将论文与随感、演讲与问答、历史与现实、宏大叙事与私人记忆掺和在一志,造成一种明的“对话”状态,论及理想与现实、中国与西方、制度与精神、个人与国家等,正好对应中国大学改革的“进行时”。
本书聚焦大学在急遽变化的当代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将人文作为大学的核心,集中精力在文化、精神、价值层面上思考大学问题,以人文学者里少有的冷静温和的调子来讨论大学问题的复杂性和改革的代价,赞成“保守疗法”。
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
看书至此,突然就觉得悲哀。对于大学,从前的人无论怎么讨论处理,大概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现今这样的大学吧原文开始/原文结束
穷人的孩子好读书,一半是天性,以及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一半是无奈,太时尚的娱乐玩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