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史名著,它将近三百年的学术变化,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学术专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论列,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实为梁氏学术论著的代表之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本书内容脉络清晰,文笔雄浑流畅,为学术思想史类著作中难得的佳作。出版后影响巨大,至今仍备受学者和广大读者所推崇。
康、雍以来,皇帝提倡宋学,江浙标出汉学,到乾隆朝,汉学派全胜,于是有“乾嘉诸老”。四库馆:汉学家大本营;《四库提要》:汉学思想结晶体。(汉学家朱筠奏请开四...
古典考证学,半由“文网太密”逼成:雍正十三年间、乾隆前三四十年。乾隆晚年:民穷财尽,已种下后来大乱之根。嘉庆、道光两朝:川、湖、陕教匪,甘、新回乱,浙、闽...
全书正文二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时代思潮起因:环境之变迁;心理之感召。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思潮为一时之信仰,成熟后即今之“流行”,...
笔记一一 反动与先驱全书解题:1.为什么不叫清代学术史?晚明二十多年已开清学先河;民国十来年,也可算清学的结束和蜕化。2.时限:1623(明天启三年)-1...
顾氏予清学实有“筚路蓝缕”之功,顾氏祖荫甚茂世家子弟也,嗣母节妇得朝旌,少时即欲经世善抄书,遍览史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书未成国难作。亭林起义兵守吴江,...
《中国近三百学术史》本来是扩充《清代学术概论》一书而成,但写法上略有些不同,内容自然也扩展了许多。读毕以后,启发甚多。 任公的政论文写得波澜壮阔,如此文笔用...
第一次读梁启超先生的长篇文章,还是《李鸿章传》从此就被深深吸引,这本书的评价则比那本更高。 随着学科的专门化和西方教育体系在中国的普及,“国学”成了个单独的学...
对于有清一代的腐儒们,一直都不太在意。 一则,我一直都以为满人占中国,应当属于外族入侵(满人的祖先就去金人),所以在清朝当官的腐儒们就是失节,按照现在...
一、时代背景 本书原为梁启超于1923-1924 年间在清华大学的讲义,后根据听讲者回忆整理成书。彼时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国内军阀割据,国外一战刚结束。在文化上,新文...
竖版+文言文+繁体的阅读是相当吃力的,最近朋友帮我从台湾带回来几本书,其中一本便是《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看了一个国庆节,才勉强看完一部分,先就一部分发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