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围绕“八十年代”情境及问题意识的对话录,主持者选取的谈话对象多为八十年代引领潮流的风云人物:北岛、阿城、刘索拉、李陀、陈丹青、栗宪庭、陈平原、甘阳、崔健、林旭东、田壮壮、分别属于诗歌、小说、音乐、美术、电影、哲学及文学研究等领域。对话抽取相关领域里在今天仍有讨论价值的当年热点内容作为话题,试图重视这个在中国二十世纪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年代的场景和氛围,并且在回顾八十年代社会思想面貌的同时也对其进行反思。
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谈话者以个人的身份和角度,从各自从事的工作出发,既回忆反省过去的那个时代,也评论分析现在,并且眺望臆想未来。书中虽然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往事,却没有变成一个“怀旧项目”,大多数谈话者没有简单地将80年代浪漫化,尽管他们那时年轻气盛、出道成名。这些回忆者的态度不是一味怀旧或颂扬,而是尽可能坦率、客观地对自我和时代的局限,对不少当年轰动一时的现象、事件、人物及文化动因进行深入剖析、批评和反省。
八十年代 昨天又听罗大佑的歌,坐在身旁的女友忽然感慨:其实,这些歌并不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我旋即表示认同,即使每回去KTV必唱“你的样子”或者李宗盛的“鬼迷心...
在摇曳的车厢里,和美发来短信,“这本书太牛逼了”,她指的是《八十年代访谈录》。回来之后才发现,这之后她还有短信——“强烈的无力感”。 困惑。电话里几句交...
50年代末或者再晚点60年代出生的这拨儿人已经陆续进入更年期。用书中的一句话形容就是,“他的开口奶就和我们不一样”。 这11个人包括作者本人,几乎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后...
近段日子,沉溺于晚清风云的阅读中。作为调剂,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直到昨天才算真正读完。有些篇目读得断断续续,有些则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不管此前看到过...
虽然以年代划分人群自有其偏颇之处,但无可否认,一个年代的文化逻辑得确将共同的气质赋予了同一时代的人们。从年龄上讲,我自然是所谓的八零年代生人,可从内心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