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张荫麟先生的《东汉前中国史纲》,很深的一个印象就是与历史课本不同,书中记述的历史“政治味儿”又或者说“道德味儿”不是那么重。平实真切地记录,还历史以原...
把《天朝的崩溃》看完了。非常佩服茅海建的史料功夫和他史笔,只是文章的大致内容好像从哪本书里看到过的。 猛然想起,易中天的《帝国的惆怅里》里不是有一篇叫做《鸦...
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的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 ——《天朝的崩溃》 道...
最近读完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是上学期一位老师推荐的,读完回味良久,全书与其说是在解读天朝的崩溃,不如说是凸现了道德史观的崩溃,一扫以往历史撰述模式,...
鸦片战争已经过去170多年了,这一百多年里发生了无数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更为深远的事件,今天来回顾170年前的历史有多少是当下的人们想要了解的呢?有多少对当代仍有...
从第一次看到《天朝的崩溃》,到今天看完,时隔半年有余。 我们从历史书上学到的鸦片战争都是这样的:道光年间,国人本住在桃花源间,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
很多书会相遇很多次,但没有缘分,象这本《天朝的崩溃》,不记得多少次在书店里拿起这本书,翻翻又放下。偶然间得到这本书,读完之后毫不犹豫给了5颗星,有点恨不早相逢...
本文为读书笔记 近代中国遭遇“两千年未有之奇劫巨变”,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这场巨变的沉重开端。近两百年来有关鸦片战争的分析研究著述不知凡几,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
史实的重建与史料的解读 ——读《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近几十年...
林则徐并未高明到哪,琦善、耆英、牛鉴等一干大臣并无卖国之实,三元里不过是个神话,《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很大程度上是清朝主动奉上等等,这些都不是...
天朝的崩溃,自1840年始。也许无数人心痛于老大帝国的毁灭,也有无数人心痛于慈禧这个老妖婆把这个国家弄死了,也许还有无数人yy如果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又会如何如何。 ...
大清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其实茅海建基本上没有做分析,虽然他最后一章属于总结性的。这一点上茅海建当然是远不如黄仁宇这类历史学家的,不过这种事也不能苛责,茅海建...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天朝上国的守成之君道光皇帝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夷国”不知所措,总在“剿”、“抚”之间游移,但已经习惯了安静生活的...
很久之前这本书就开始躺在我的Kindle里,在我刷完了几本东野圭吾的小说之后,才记起来这是我计划中要看的一本书。在学校看书的节奏是午睡前半小时用手机多看撸半小...
在穿越小说中,如果视角换到襄阳城下的蒙古人一边,那就是十足的悲剧,可惜,蒙古人没碰上,我们碰上了。 两江总督牛鉴当时仔细分析过英国人的战术,都是先火力压制炮...
在当今中国学术界,绝大多数领域仍旧处在向西方学习的阶段。在现阶段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这一趋向表现的更为明显。正如刘东在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
出身满洲贵族个琦善,因为在拉第一趟鸦片战争当中同英国人进行谈判,在拉事后不久就成为当时人攻击个靶子。从位高权重,深蒙圣眷个地位一落千丈,并且在拉之后个年岁当...
华夏历史五千年,我们提起来总是无上荣光,然则传承之所以是传承,有时候好的坏的我们都要接着,也可以说,他们是不分好坏的。 茅海建真是清史第一考据王(私以为)。为...
2009-12-22 21:59 鸦片战争发生的1840年,往往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是一个令人充满愤怒、屈辱的起始年份——不能像其他那些中国人常常寄予美好愿望的开端一样,这...
主和的未必是卖国, 主战的未必是爱国。 就想三元里抗英的故事。 正牌的历史书上写着,老百姓是多么的爱国,英勇杀敌。 事实上是,当清军和英军在珠江上激战时,很多老...
《天朝》延续的是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悲哀,之所以说延续,茅海建老师说,现在还有很多的人只知道他在做鸦片战争,他只写的这本书。是个很大的悲哀。推而广之,民族的悲...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想:历史到底应该是一门什么课程?在中国学生的历史课程中你会不断的背诵一些发生的历史事件,背诵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这些事...
天朝的崩溃书中说中国动员了大量兵员,耗费了大大多于赔款的军费,而去和自己无法对抗的敌人pk是错误的,而早日明白无法对抗,尽早谈判谋取和平是上上之策。日本看到了...
这本书,算上这次看了三遍,鸦片战争是近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转折,天朝上国从“高不甚寒之处”跌落至谷底,“万国来朝”的时代永远地Say GoodBye。 对于我们这代人...
《天朝的崩溃》是茅海建先生蜚声海内的一部近代史学著作,是其后所有研究鸦片战争的学者都无法绕过的一杆标尺,我四、五年前读过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惆怅》,其中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