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无从进入城堡。
我们一样。
他为了传袭下来的命运倾尽一生,最后发现自己走错了路。他死于意外。
而我们活在意外之中。
他以为自己能够进入城堡,他拿出耐心坚持到底,可是规则外的存在依然出现。他在中庸里徘徊,是细节对信念的篡改,情感始终是不大不小的破坏。
堂吉柯德在与风车大战中泄露勇敢,而K在一系列苦苦的追寻里求得挫败。
城堡是自己的心。
我们一直与自己相隔遥远,我们习惯于远距离的审度自己,直到由于长久的陌生而开始习惯,因为陌生的习惯再也找不到寻回自己的入口,入口的钥匙在我们心里,而我们的心,现在哪里?
K不曾选择放弃。他始终未曾离开。他忠于命运,无论对错。
然而命运只有一个,他用隐约的狂热将意外预约。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别人的命运而他默认。
放弃是不是有所改观?
这不是一种佯装的借口,没有人拥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不经意间就走向了别人的旅途,不再回头。
整个九月我都在阅读这个小说。这是我读的第三篇卡夫卡的小说,第一篇为《一次斗争的描述》,阅读的结果以失败而告终,我完全被他的语言所击败。第二篇为《饥饿艺术家...
严彬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名译插图本”)正文有二十章,另外还有附录六章。有人说,K在小说中最后将会死去。关于这点在二十章正文中...
“城堡”出于虚构,虚构生于真实。 现实主义追求真实陷入非真实,而现代主义声称真实不存在放弃表现真实却还是免不了认定有真实而努力加以追求,——这是一个旨在反拨...
——也许只是“简单” 这是一个没来由的故事,即便昨晚才刚刚读罢,遗忘便已经开始施咒。和K一直呆在城堡的领地内,以为这不...
城堡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K与城堡之间有无数堵透明而又牢不可催的墙。若想进入城堡,只能以头碰壁,直至晕头转向。没有人真正见过克拉姆,但人人似乎都感觉到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