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叙事文学的研究里,晚清小说一向不受重视。但不论从历史、美学、意识形态及文化生产的角度来看,此一时期的小说所显现的尖力及复杂面向,都足以让人大开眼界。尤其对治现代文学者而言,晚清小说岂止仅代表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它的出现,还是它的被忽视,本身就已经见证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端。
本书将晚清小说视为一个新兴的文化场域,撷取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狎邪、侠义公案、丑怪谴责与科幻奇谈作为欲望、正义、价值、真理四种相互交错的话语,通过这四种话语的重新定与域辩难,呈现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及建构的主要关怀。本书通过对晚清文学历史与理论语境的建构,对被阻碍的晚清小说所包含的多重现代性的挖掘,追寻中国现代文学众生喧哗的起源,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特意說明打4星而非5星是因為北大出版社「文學史研究叢書」的編輯是有多麼低劣,從台版圖書正體字轉為簡體字沒問題,可是好多地方硬傷錯誤觸目驚心,除了「義大利」...
存在众声喧哗的可能与条件
欧洲传统的保守风格:写实主义
欧洲多种多样的现代性→华夏本土丰富的传统对抗→多重的现代性
这种现代性在五四被抑制 变成单一的现代性
(原...
《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二章 寓教于恶——狎邪小说《品花宝鉴》写的虽然是男色,却对传统文学如何想象女性,有极吊诡的注解。女性人物的缺席,恰恰是这...
导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我所谓的晚清文学,指的是太平天国(1851-1864)前后,以至宣统逊位(1912)的六十年;而其流风遗绪,时至“五四”,仍...
驳1:关于“现代性”? “现代性”从来五味杂陈,说不清楚。所以需要加以界定。 王德威在此文中简单地归之为:求新求变的心理及行为,诚然。但不加细致分隔,容易产生...
王德威先生在《想像中国的方法》与《被压抑的现代性》两书中都收录了《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追寻了中国现代文学众生喧哗的起源,在反...
自从“现代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之后,五四便被固定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而长久以来,晚清文学一直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话得先从2006年下半年说起。那时候我刚获得保送研究生的资格,正是百无聊赖的时候,刚巧中文系来了好些难得一见的专家学者过来讲学。说老实话,之前我对什么叫“讲学”...
本文的逻辑 我们所习惯的对于现代文学的切入点在“五四”文学革命,然后以“革命”为标杆审视之前的晚清文学(在某些历史时期甚或是整个古典文学传统),对其进行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