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虹影的『K』:(88.04.28聯合報副刊)『K』是虹影繼(飢餓的女兒)後又一最新的長篇小說,以民國二十三、四年新月派詩人的時代為場景,男主角朱立安為英國人,執教於武漢大學文學院,與文學院程院長夫人林發生感情。朱力安是普希金式的人物,女友如雲。『K』是朱力安為林取的編號。虹影寫這部小說,無非是要打破外國人對中國的一些僵化印象。中國人懂得生活的藝術,即使是性愛,東方人也有一套令西洋人目迷神眩的養生哲學。全書共十四章
世界的眼睛注目在她的身上
如果你到國外旅行,無論遠至瑞典、芬蘭、挪威或西班牙,大國如美、英、德、法、義或東方的日本,虹影的書都放在老外的書店裡,醒目的展示著,她可不是經過什麼自己國家的基金會的補助,才得以中書外譯,她是確確實實,自自然然的走進了國際書籍的舞台,(飢餓的女兒)如此,『K』亦是如此。
作者簡介
虹影
享譽世界文壇的著名作家、詩人。被大陸權威媒體評?2000年十大人氣作家之一;2001年評?中國圖書商報十大女作家之首,稱為「脂粉陣裡的英雄」;被新浪網等評?2002年「中國最受爭議的作家」。1962年生於重慶,代表作有長篇《上海王》、《饑餓的女兒》、《英國情人》、《阿難》、《孔雀的叫喊》。現居北京倫敦兩地。
曾獲「英國華人詩歌一等獎」、臺灣《聯合報》短篇小說獎新詩獎、紐約《特爾菲卡》雜誌「中國最優秀短篇小說獎」,三部長篇被譯成25種文字在歐美、以色列、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出版。
《K》的谜底终于解开,起初还以为是女主人公林的英文名缩写,比如KATHERINE。
“个个都是人物,英文都说的不错,措辞得体文雅,哪怕留学芝加哥回来的,也没有美国腔。”
如果非得给虹影的小说《K》归一个类别的话,我更愿意归到文化小说这一类中。为什么呢?因为许多人只看见其中的性描写,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部展示中国性文化的作...
在書店的隨意翻閱無意被這麼個字母吸引。 K,英文中代表第十一個,Kitai,中國。 開始因為Virginia Wolf這個久未見到的名字。 復根據徐詩人的線索誤以為女主角為林徽音...
我没读过这本书,看见上面“十八岁以下禁止阅读”,眼一亮。我在想什么出本书上面写着“十八岁以上禁看,成人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