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二—《怒目少年》記述由1933年他前往抗戰後方起,到1945年抗戰勝利為止,是王鼎鈞對中國社會所做的見證。人活著,好比打開一架攝影機,少年時底片感光,不曾顯影,一直儲存著,隨年齒增長,一張一張洗出來。《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鈞流亡學生時代的顯影。
我问这位客串传教士,他读圣经,住教会,与信徒交往,他心里到底认为有神没神。他正襟危坐,吓我一跳。他说宗教不是有神无神的问题,而是有用无用的问题。人需要住宅...
1944年年底时,王鼎均这些流亡学生们怎么都不会想到,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竟然会是羸弱不堪中国。在那年的豫湘桂战役中,日军稍一发力,便连下河南、湖南、广西等省,...
去年承山东杨兄转赠鼎公《怒目少年》、《葡萄熟了》两书,一直未有时间细读。或许是我的职业使然,或许是当年《左心房漩涡》给我的印象实在剧烈,我读了几次《怒目少年...
是因为看了执中学长的推荐,才去买这套书来读的。读完感慨颇多,鼎公七十多年的历练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没有成败、没有对错,这里有的只是每件事、每个人之后的不得已...
看书速度越来越慢,花了几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本书讲述了鼎公离开故乡后去异地求学到辍学离开学校去闯学校外面的世界的历程,书中记叙着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本书让人...
幸运的是找到台版的书,虽然繁体字阅读还是有些不习惯。民国是我的兴趣所在,这本书所写的抗日时期流亡学生的生活点滴和见闻,有抗战八宝饭,有迁校过程,也有爱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