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追寻科学本身的原动力,或曰追寻其第一推动。同时,科学的这种追求精神本身,又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种最基本的推动。
科学总是寻求发现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总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科学又是创造的。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1.一个活细胞的最重要的部分——染色体纤丝——可以颇为恰当地称为非周期性晶体。迄今为止,在物理学中我们碰到的只是周期性晶体(周期特性: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上一...
假定给一杯水中的分子一个一个做上标记,再把这杯水倒进海洋,然后彻底搅拌,使得有标记的分子均匀地分布在全世界的七大洋中;如果你从海洋中任一处舀出一杯水来,将...
世界是否像一部没有观众的剧目,不为任何人存在,因此也可以十分恰当地说它不存在?
生命是什么?这个古老而深刻的问题自从人类有了意识就被提出了,却直到现在还没终极答案。物理学家当然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思考生命,并成功地用物理原理来解释生命,他们...
看完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久久不能释怀。 其实前半部分《生命是什么》有一点让我失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人心。看之前对这篇演讲的概念莫过于那句“生命以负...
本文并非对全书的总结,只为记录一些对于我来说新的知识并对从文中得到的启发进行梳理。 本书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命是什么”,第二部分为“意识和物质”(...
翻译看得我很崩溃,有些地方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术语的名称一塌糊涂。明明是受精卵的,他硬是翻译成卵细胞,要知道这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啊!!前面用的是“两套...
对本书的常见误解有如下几种: 1、将全书的精髓归结为“负熵”一说 2、过度拔高“负熵”一说 3、批评此书翻译太差 我本文的目的就是批驳上述几种看法 在中国,薛定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