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的书评 (91)

张大水 2008-03-15 14:11:10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版

建筑史的意义

学习建筑历史到底有没有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梁思成和贝聿铭。他们俩都曾就读于同样的大学。不同的是梁先生学成后回了国,醉心于中国古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而贝则加入了美国籍,投身于现代建筑运动,并成为西方著名的现代大师。他们的命运有过...  (展开)
卡诺 2011-02-21 13:27:12

与足迹有关

枚举目前仍可探访的书中列举的实物例证,如石窟等间接反映建筑因素的造像艺术均列入,但独立的图像、模型等非不可移动文物除外。 一、 上古至秦 1、 殷墟。河南安阳。 2、 秦长城。梁书仅称甘肃西部或有。目前探访意义较大的秦长城有内蒙古固阳、宁夏固原两处。 二、 汉 1、 ...  (展开)
我爱吃饭 2012-08-05 18:17:5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版

出门旅游必备

书上列举的所有建筑,我知道我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全部看遍的了,不过古建筑比较扎堆的一些地方,像山西的五台、大同,北京,西安,河北正定等等,一定要去的。去的时候带上先生的这本书,然后在古建筑里面对着书上讲的看上一天。这些古建筑的所有特征,书上基本全部讲的清清楚楚...  (展开)
时间的玫瑰 2011-09-26 12:03:43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版

转载:许崧《因为有他 所以看见》

旅行中有个很简单的法则:如果心里没有,眼睛难免看不见。   在国内的旅行中,对我最有帮助的书之一是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的眼睛是盲的。   陈丹青先生曾经说过:全中国至今可看的建筑只有两种,一是古人留下的,一是洋...  (展开)
四脚单车 2011-04-01 22:01:47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版

无愧于其名

这是一个真正钻研的学者和艺术大师的心血之结晶,正如我在书评里提到的,这绝非一部纯粹的建筑技术史,而是蔓延着中国千年朝代更迭、艺术形态变迁、王室喜好描摹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另一个角度,仿佛一只洞悉一切细节的眼睛,帮助人们去了解和还原了真正的中国古代历史。 ...  (展开)
无味读书 2024-03-03 14:30:02 海峡书局2023版

热爱着你的热爱,终将赢得自己的硕果累累!梁林夫妇给我们做出的榜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五十年代的一次文化名人的聚会上,林徽因和吴晗发生一次关于建筑内容的“著名争执”。一方主张拆了全拆重建,另一方主张保护性开发。 说到激动处,林徽因大声说到:“你们真把古董都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林徽因与梁思成伉俪,在建...  (展开)
冷暖自知 2024-01-31 23:27:11 海峡书局2023版

古建中的精彩

最初认识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老师,就是因为营造学社,因为这两位先生所发现的中国古代建筑,重新发现了营造法式这部古代有关建筑的专业典籍的价值,在世界建筑史上为我们的木架构的独特建筑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笔,关于山西古建筑的发掘和保护,两位先生功不可没。在那个特殊的...  (展开)
后浪 2023-11-28 09:38:14 海峡书局2023版

出版后记——关于我们的版本

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是我国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梁先生1944年在抗战后方的四川南溪李庄完成此稿,1953年他在授课时曾将其作为讲义油印50份(以下简称“早期版本”)。此后该书辗转印刷、出版过多次,在海内外影响巨大...  (展开)
2020-03-09 00:21:14

《中国建筑史》载建筑实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两汉 一 墓:朝鲜南井里彩画冢(井干式木构墓)、辽宁营城子“二号墓”(叠涩券墓)、山东金乡县朱鲔墓(发券墓)、咸阳霍去病墓 二 石室:山东肥城孝堂山“郭巨”墓祠 三 石阙:武氏祠阙,河南嵩山太室、少室、启母三庙阙,四川西康雅安高颐阙,绵阳平阳府君阙,四川渠县冯焕...  (展开)
安心读书 2024-01-30 09:35:59 华龄出版社2023版

建筑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写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建筑,是会呼吸的,是有生命的。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2000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也是一个艺术系统。 建筑是一种艺术,是用空间来讲故事,是对自然的回应与表达。建筑是一种文化,是表达文化传承...  (展开)
单衫杏子红 2024-01-30 22:55:13 华龄出版社2023版

我仿佛在山西赵城县广胜寺飞虹塔梯级结构图里,看到了梁思成的身影

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有两种情怀一直缠绕。 一种是感叹中国建筑之美。以前虽然在旅游的时候也见过很多古建筑,但从来没有如此具体系统地关注过中国古建筑,去感受那一庙一像一栏一柱的风华。 本书按照朝代编排,从上古一直写到民国,一朝有一朝的特色,一代有一代的价值。 ...  (展开)
豌豆黄 2015-04-22 16:17:46

作为经典阅读

打五星是因为本书为古建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实际不建议作为入门级读物阅读。半文言半白话加上专用名词,如果对中国古建没有一定的了解,估计和看天书差不多。我是结合着《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读,才啃出点一知半解。想要更详细了解古建的还可以去看五卷版的《中国...  (展开)
eyes on book 2005-11-14 12:44:51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版

不是学建筑的,一样好看!

这本书不错啊,我虽然不是学建筑专业的, 但是我却十分感慨该书前言中的议论。 中国古代好的东西为什么没有延续下来,看看我们现在的 房子!看看我们现在的城市!  (展开)
书蠹鱼 2024-01-29 23:20:09 华龄出版社2023版

独属于中国的建筑史

1937年,抗日战争的枪声已经打响,也就是在这一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第一次发现了一座唐代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而在此之前与之后,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访了15个省,近200个县,测量拍摄了2000余项建筑与文物,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也为梁思成先生...  (展开)
我本善良~ 2023-06-17 16:58:31 天津人民出版社2023版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探访凝固的传奇

梁思成和林徽因关于古建筑的大名早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我曾听老人们讲过他们赶着骆驼经过城墙的故事,也曾到正定古城还有大同古城,那里有梁思成描绘过的古建筑遗存,最后相遇在梁思成纪念馆,陷入无尽的沉思。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部《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就像是历史的...  (展开)
趟水过河 2008-01-10 11:08:07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版

梁的这本书有点生涩

其实梁的《中国建筑史》对于初学者读起来还是有点生涩的,主要是由于这本书的基础铺垫并不详实,木结构局部名称并未列出详尽的说明,但是此书最大的精彩也许正在于对那些经典木结构的梁架分析与年代判断,如果对构件名称不熟悉,看到后面难免会感到困难。 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  (展开)
迢递 2024-01-29 22:47:15 华龄出版社2023版

立新不必破旧:重读中国建筑的文法

有别于20年前建筑言必称现代主义的狂热风潮,如今的建筑设计越来越强调“在地性”“风土谱系”,想方设法避免“千城一面”、“千楼一面”的复制粘贴。然而与传统文脉已经相隔甚远的现代中国人,阅读文言文已经困难,要去寻找已经被遗忘在背后多年的、真正的传统元素和美学特征...  (展开)
庄心 2013-02-06 23:17:5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版

大兴土木时不要忘记传统

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格局的大规模崩坏有两次,一次是上世纪初叶,大量西式砖石结构建筑的涌入,以及因通商、交通等因素新兴起的城市或造成的城市中心偏移,余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40年代,建筑技法以及城市规划理念都发生的根本的转变,造就了一批中西混合的城市和建筑,但因其地...  (展开)
书海本海 2024-01-30 13:34:24 华龄出版社2023版

《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要问5000年中华璀璨文化看哪里?我想去两个省份便可,一个陕西,一个山西,正如文旅界的朋友常说的那句,“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以西安为代表的陕西旅行如今可谓是一大热门,许多场馆一票难求,为此不如将目光转向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后页> (共91条)

订阅中国建筑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