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40册)》包括:《宋史 纪一》、《宋史 纪二》、《宋史 纪一》、《宋史 纪四》、《宋史 纪五》、《宋史 纪六》、《宋史 纪七》、《宋史 纪八》、《宋史 纪九》、《宋史 纪十》、《宋史 纪十一》、《宋史 纪十二》、《宋史 纪十三》……、《宋史傅一 》、《宋史傅二》……等。《宋史 表一》、《宋史 表二》……等。
《宋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40册)》内容简介: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开局,三史同时修撰。经过二年半时间,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书。《宋史》(全40册)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抵牾等,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
“迁翰林院学士”,“翰林院”当为“集贤院”。
岳州人表示与有荣焉。 另外省图四十册宋史一字排开,生是随便挑了一本就翻到三十三册列传一百二十四,有...
接着昨天的推测来证实一下,吕惠卿绍圣元年知大名府,宗泽这时以本官将仕郎在...
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执政,开始举办新法,苏轼是新法的坚决反对者,屡次上书,主要的理由在于反对新法扰民。当时王安石得到神宗的信任,独断专任。于是...
圣诞不仅是圣诞... 还是生蛋、圣战和剩蛋,XD 在这等蛋疼的驱使下我码了这篇无聊的文章...... 言归正传,二十四史,抛开表志不谈,最有阅读性的是列传,最无聊的是本纪...
宋史写的比较杂,在正史中算不上杰作。但若要了解宋代四百年文明之盛,舍此别无他途。 陈寅恪说,中华民族的文化经两千年的发展,至赵宋之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言良...
《宋史》提要目前有五種,浙本、殿本、文淵閣書前提要為一個系統,文溯閣、文津閣書前提要為一個系統。邵晉涵提要底稿今尚存。今就館臣所言略作辯證。提要全文不...
继续在手机上刷,有什么想法整理到这里。 印象里从秦一统六国开始,两汉形式上都姓刘,此后正统王朝一直形式上采用的是禅让制,从曹魏代汉开始直到黄袍加身,国史为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