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国家畅销科普图书,作者两次荣获美国普利策奖。
威尔逊教授所描述的生命多样性其科学可信之处在哪?生命多样性的范围有多大?是什么使这种多样化逐渐减弱?为什么这种减弱趋势如此重要?威尔逊教授用生动的、非教科书式的、诗一般的语言回答了上述所有问题,充满了独创力和迷人的洞察力。
在《生命的多样性》中,威尔逊以大量的事例论证了,生物多样性在人类追求短期利益的驱动下,正在频频告急。他大声疾呼,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最宝贵但又最不被人认知的财富,一旦出现物种灭绝,人类将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除了诉诸人类对自身利益的理性“盘算”外,威尔逊同时诉诸人类的感情和道德。“人们更乐于聚集在国家公园去赏自然景色,登高远眺奇峰异石和高山流水,以及自由自在的动物。也许并不需要什么理由,他们远道而来,沿着海岸漫步,就这样尽可能地贴近大自然。”威尔逊把人类的这种潜意识命名为“亲生命性”。人性复杂难言,如果说“急功近利”的人性有可能使人类遭遇灭顶之灾,那么“亲生命性”的人性则可能使人类免于堕落万劫不复的深渊。
只有在看了E.O.Wilson的《生命的多样性》之后才能理解这部记录片《地球脉动》的含义,生命的多样性需要人类的努力,按照Wilson的转述,每一级食物链上,只能利用上一级...
看这本书的时候是高中。作为文科生总是对文字的表述方式很敏感。当时对翻译过来的带着文字转化中出现的特有的翻译味道特别喜欢。所以很认真的一字一句读过。差点要忘记...
可能是人在慢慢变老,心可以沉稳一些了。。。在有些情况下。所以前段时间好像就是这样,当我很纠结的翻开书页后,意外的,很快的就看完了。回想自己以往的看书速度,确...
也许是翻译的缘故,有些句子很是不爽,本来就容易跑神的我看到一些古怪的词语拼凑更是浮想联翩,所以假期虽然定了定心,翻开了搁置已久的书本,仍是进行得很艰难。 但...
几年前读到这本书,个人感觉文字略显艰涩,不少地方需要反复咀嚼,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但只要耐心看完,确实愉悦身心!阅读前最好先温习下物种起源等生物学基础知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