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棋(1920-1997)
寻常文人一个
普普通通一生
读大学没有文凭
当右派只是“一般”
小说散文写过几篇
自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偏还有人喜欢
诗酒书画略知三四
居然成了“最后一个士大夫”
六十岁后有点名气
在家人朋友中还是“老头儿”
一个好“老头儿”
有人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出我的思想,我想了想说:我大概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非常赞同
文章发表后,有人提出题目不合语法,在现代汉语中,虐字不能单独使用,虐猫属于搭配不当。爸爸专门问了他的研究语法的老同学,也说这种用法不很合适。但是爸爸琢磨许...
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汪被认为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之一,他明明写的都是里下河平原(其故乡高邮是其中一部分)的故事,带有浓重的乡土人情。 读他的书,我常常会把描述的...
很多年之后,要通过孔夫子买来读的,十成新,加上五元的邮寄费,共12元弱。真得抵哦。 我要做汪那样的爸爸!
看了汪曾祺儿女的文章,才晓得“老头儿”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实际上也不是不为人知,早在回忆西南联大的《跑警报》里可见一二:当时明明每天身处日军飞机轰炸威胁之中,战...
看了一半了,实在看不下去。对文学来说,没有“将门虎子”这一说。文脉毕竟不能像血脉一样传承,这也是可贵的所在。 这本书里大部分文字几乎都是汪曾祺原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