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872—1970)所著,其主要目的是考察个人经验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既然经验不足以构成科学知识,那么科学在经验之外还需要什么必要的东西,这便是他在本书中要探讨的问题。这是罗素最后一部哲学专著,最为系统地体现了他的后期哲学思想,因此也是罗素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看罗素从《西方哲学史》开始,看《西方哲学史》从王小波的广告开始。小波同学的广告说,英国哲学家罗氏素公,睿智理性,幽默纯良,“科学”二字贯穿始终,而且独有三大...
断断续续的看了半年,终于翻完了这本书。 尽管这本书在我看过的罗素著作里,已经是最艰涩的一本,比起其他哲学家来依旧要畅晓得多。 已经有个同学写了很详...
其实这是本人看的第一本罗素的书,也是罗素个人的最后一本书。断断续续地看了近4个月,对逻辑原子论的分析方法有深刻的印象。 社会科学容易得出“历史终点”的“真理”...
我把知识定义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真,不仅包括对现实的描述,还包括对可能的描述。维科以为真即事实,不妥。也就是说,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只是物理上或逻辑上的可能...
我们认识的世界,一切都基于假设,我们既不能证明,也不能保证哪天它不失效。 如果将我们当前体验到的世界看成由连续的时空组成,那时空中存在的是事件,事件的以惯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