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韩国从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末劳工运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文化和政治给第一代产业工人带来的冲击和他们的斗争模式。
《韩国工人》展现了一部令人着迷的历史。描述了发展中国家一种最具战斗性的工人运动在克服不利的文化和专制的工作条件的同时形成阶级意识的过程。同时,具海根恰逢其时的分析也向我们展示,随着向民主制度的过渡,新的大韩劳动组合协议会在政治上的成功,同时伴随着集体认同发生某种程度的削弱。
由于对于社会科学理论的充分了解,具海根对现代韩国的阶级形成作出了分析敏锐且体察入微、富有同情心的论述。由此,他对学术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令世界各地有关的劳工运动活动家和研究人员很感兴趣。
1970年11月13日下午,位于汉城西南部服装工业区著名的平和市场发生了一起小规模的抗议活动。十几个年青工人高呼口号,要求改善平和地区服装工人的工作条件。但当他们聚...
“老板,我们的活太累了。车间太冷了。机器转得太快了,我们怕自己会受伤。请把我们像人一样对待,不要监视我们。我们吃的饭团是凉的。我们要睡一会了。星期天我们要休...
《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以下简称《韩国工人》)一出版,很快就在学术界引起反响,美国社会学会授予该书“二○○一——二○○三年亚洲问题最佳著作”...
总结 —————————————— 作者之所以写本书,是因为他发现了在韩国工业化、民主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其工人阶层(本书的讨论仅限蓝领工人,本文亦然)的遭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54a6ec0100q501.html 具海根教授讲座报告:韩国工人运动的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英文写的。批判性较强,非喜勿入。 Reflections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