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钟鼓楼》主要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一个古旧的四合院里,薛大娘一大早起来收拾东西,等待同和居何师傅来操办酒席,因为她的二儿子薛纪跃今天结婚。而薛大爷却和平时一样到什刹海后海边去遛弯儿打拳了。大儿媳孟昭英迟迟未到,薛大娘心里着急,同院的小伙子荀磊帮她在院门两边贴上大红喜字。荀磊的爹是退休工人,现在以修鞋为业。荀磊从小家教严,读书认真,外语成绩好,中学毕业后出人意料地被外事部门招去,送到国外培训。今年夏天回国在重要部门当翻译。这时,年轻人路喜纯正骑着自行车往薛大娘家来。他在崇文门附近一家小饭馆工作。同和居掌勺师傅老何为了让儿子顶班提前退休来这家小饭馆掌勺,见路喜纯心地纯正、好学上进,便收他为徒。今天,路喜纯就是替师傅来薛家操办婚宴的。住四合院外院三间南房的是京剧演员澹台智珠。“文革”中她受迫害被弄到纽扣厂当包装工,和普通车工李铠结了婚。薛大娘看她夫妻和美,儿女双圭,图吉利请她陪大儿媳去迎亲。但剧团里给澹台智珠唱小生的濮阳荪和两个伴奏的突然来告急:拉京胡的老赵和打板鼓的老佟被另一位更有名的女演员拉走了。李铠讨厌满身女人气、和自己老婆同台演出的濮阳孙,愤而出走,澹台智珠去寻,陪孟昭英去迎亲的只好换成薛家对面的詹丽颖。詹丽颖50年代大学毕业,心地善良,为人热情,但说话嗓门高,不知轻重,又任性,常得罪人。1957年被划为右派,改造20多年,与四川的一位冶金技术员结婚后至今两地分居。让这个生活不美满的人去迎亲,薛大娘心中有些遗憾。住四合院后院的是某局长张奇林。他本应今天上午出国访问,因飞机改为下午起飞,于是让女儿张秀藻帮他整理书橱。张秀藻在清华大学水利系读书,偷偷爱上了荀磊,但荀磊已和同单位的北京外语学院毕业生冯婉姝相爱,她暗自伤心。荀磊父亲荀师傅对满身洋味儿的冯婉姝并不满意。他是河北人,解放前和同乡郭墩子一起参军,枪林弹雨中生死与共,后来又一起进城当工人。1960年两个人的妻子同时怀孕,便说定如果一方生男一方生女,就让两个孩子长大结婚。郭墩子后来下放回老家农村,贫病交加而死。今天,他女儿郭杏儿要来北京看荀师傅一家。杏儿家在农村搞责任制之后富了起来,今天她第一次进北京,下了火车背着包裹先到天安门照相,又到王府井爬了渴慕已久的三层都营业的百货大楼,然后买了一大包酒、蛋糕来到荀家。见了冯婉姝她大大方方,但听不懂冯婉姝说的“电脑”、“信息”什么的,便反问冯婉姝知道不知道田里一种叫涝稆的野菜人吃了脸会肿。最早来薛家吃婚宴的是29岁的独身汉卢宝桑。他出身于小市民家庭,其父卢胜七当年是北京丐帮中一个讨饭的,曾被当局用馒头收买,去打宣传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其母黄氏据说是解放前在天桥卖虫子药的“大兵黄”的女儿。卢宝桑从父母那里继承了满身无赖气,不带礼品,进屋就要烟要糖,还嫌烟糖规格不高。新郎薛纪跃今天并不高兴,他想起为结婚所受的委屈和艰难。为了给未婚妻买块镀金雷达小坤表,父母用去了省吃俭用存了3年的钱。他还有另外一种难言的苦衷:一个风雪之夜,一位女性主动与他求欢,他居然没有成功,这给他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新娘潘秀娅在一家照相馆干点开票、收底片的杂事。她父亲本是个小买卖人,解放后在洗染店当店员;她母亲的娘家本来也是摆货摊的,经营假发。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潘秀娅自卑感很重,所以常常和大多数营业员一样对顾客摆架子,寻找一点精神满足。她找对象并不看重“爱情”,而主要考虑是否“合适”。在试图通过追求教授之子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受挫之后,她挑中了薛纪跃。一辆租来的轿车把她接到薛家,婚宴开始。詹丽颖接了新娘回来,忙回自己屋照应两位客人,那两人是被她硬拉在一起谈对象的。男方嵇志满是詹丽颖大学同学,现在在中学教数学,40多了依然未婚,爱好集邮。女方慕樱就住这个四合院,和薛大娘家两间房相连的那间房是她家。她搬来时间不长,是医生,常住单位医务室,所以詹丽颖对她并不了解。建国初期她凭一时冲动嫁给了一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伤残的英雄,取名慕英。被保送上大学之后,观念发生了变化,与英雄离婚,嫁给了同学葛尊志,改名慕樱。“文革”中葛尊志变得平庸、胸无大志,她又与葛离婚,爱上了一位刚恢复工作的部长。詹丽颖硬拉她和嵇志满见面她只好来见,但只向嵇志满讨了一张那位部长梦寐以求的邮票。局长张奇林家中午也不平静。刚提拔为情报站长的庞其杉要他从国外买一本书,一封匿名信又揭发局里的行政处长在分房过程中以权谋私。薛家的婚宴进入高潮,醉熏熏满嘴流油的卢宝桑耍无赖羞辱路喜纯,说路喜纯父亲解放前在妓院给嫖客、妓女当跑腿。路喜纯被人揭了伤疤,想打卢宝桑,但又不愿搅了薛家的喜事,委屈得坐在做饭的大棚子底下哭。卢宝桑撒野掀桌子,被同桌会正骨术的殷大爷点中穴位瘫倒。因教育不当而走下坡路的中学生姚向东随着贺喜的人混入薛家,偷走了新娘的雷达表和准备送给厨师的礼钱。新娘不胜委屈,善良的荀大爷让荀磊拿钱去买了同样的手表,谎说是小偷丢在门外被人捡到,送还薛家。和澹台智珠家并排住着的是老编辑韩一潭。他培养了许多诗歌新秀,也曾遭神经失常的“文学青年”纠缠。今天,一位投机取巧、道德败坏的“文坛新人”来讨7年前就作废的稿子,并当面羞辱他,几乎把他气疯。澹台智珠被人拆了台,丈夫又不知去向,在街上乱走,看到一群老人在钟鼓楼下晒太阳,说古道今。胡爷爷讲起50年前在故宫当小工,海老太太讲起40年前什刹海的荷花市场。四合院里,婚宴将要结束,薛纪跃的大哥薛纪徽才回来。他在运输队当小组长,今早起来带着小组去抢任务,路上又帮人修车,误了自家大事。薛大娘被路喜纯的朴实和善良所感动,说定以后作为亲戚来往。这时,张奇林坐在飞机里仍在考虑单位的工作,意识到时间就是金钱。荀磊、冯婉姝、张秀藻、郭杏儿几个年轻人正准备聚会,交流信息,讨论青年人的使命。……生活千姿百态,钟鼓楼高高屹立着,作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
挺喜欢作者讲故事的语气和风格,也许是温和地讲道理总是要比怒怼能让人接受吧,这样的家长里短我可以再看一百集。第一次有兴趣整理书中人物关系,但是做出来的关系图...
《钟鼓楼》1.你之所以能保持一种“大市民”的优越感,恰恰是由于有许许多多的“小市民”在社会上为你以及你引以为同类的人,填补着你以及你引以为同类的人所不甘、...
今天才算是真正把这本书读完,才发现刘心武真的是一个好作家。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八十年代原汁原味的生活痕迹,更是把这历史上重要变革时代中的每一个鲜活的人物,用诚...
“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 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鼓楼胖,钟楼瘦。 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
说到时间,生物学家会告诉你,人的一生会经历,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然后迈入坟墓。历史学家说,在历史的长河里,群雄逐鹿,朝代更迭,必然从分封制、...
这本书大概是去年四月,在学校图书馆三楼的阅览室里看的,那时我还大四,喜欢图书馆厚实的实木桌椅,明亮的窗户,那时我还没有毕业,一转眼将近一年时间了,真快...
翻开书,亲切的京味儿扑面而来。虽然隔着十万八千里,对北京印象全来自“新闻联播”,但当作者拉家常般将故事娓娓道来,我不由得全身心沉浸在那温馨而安全的老北京熟人...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可以比较轻易地涤荡繁缛的迷信习俗,却很难消除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原始迷信的心理。 刘心武《钟鼓楼》 这周要介绍的小说是刘心武代表作《钟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