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的书评 (110)

阿拉丁 2009-10-12 17:54:04

当你不觉得神圣时,他就开始伟大了

初读书,往往会觉得一些人神圣。因为这些人能进教科书,因为这些人很时髦,因为这些人与另一些同样“神圣”的人相关或为其周边,因为这些人被反复传诵……在拿起书的同时,他们的光环便先笼罩上来。不要讲怀疑或说“不”,这样的光环甚至让人无法正视其文,无法搞明白他们究...  (展开)
张佳玮 2007-10-03 23:49:10

卡夫卡、哈谢克和布拉格

有一个名字值得铭记:马克斯·布罗德。   卡夫卡生前要求这个人不要发表他的小说,布罗德违背了他对卡夫卡的承诺,使卡夫卡的大量小说公诸于众。且写下了《卡夫卡传》。如果没有布罗德某种程度上的背信弃义,我们将无从知道卡夫卡这个人。      今天读到:除了卡夫卡外,...  (展开)
醉葫芦 2006-08-25 17:56:48

地狱里的温柔

卡夫卡,一个终生痛苦着的人,一个孤独隔世的人。 疾病是世界的隐喻,抑或说,人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卡夫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他最终死于疾病,但他更大的“疾病”,童年时代的创伤毁了他的一生,正如有人诗意描述的那样:“越是幼年的创伤越是难于愈合,那伤口也许会像玫...  (展开)
脸上咬个豁儿 2017-03-12 22:34:58

失踪的人的三次失踪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小说全集》将通常书名为《美国》的长篇小说译作《失踪的人》,不知其依据为何,但新的标题更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的内涵【1】,如果依据书名将主人公卡尔·罗斯曼不断被迫离开安逸之所走向未知的命运理解为失踪,那么这本书似乎就具有某种破解人类失...  (展开)
森林的味道 2017-07-18 14:42:07

读懂卡夫卡,代表了一个人真正的精神成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城堡》 2. 人的...  (展开)
刀叢中的小詩 2008-06-25 07:26:32

春天里的卡夫卡

“你是说昨天我在你的厨房里见到的女人吗?”      “正是。”      “那两个胖胖的娘们儿吗?”      “正是。”      ——卡夫卡《权力与女人》      卡夫卡是公认的现代派的鼻祖,若干年以后有人或许会认为,卡夫卡原...  (展开)
小楼 2022-07-23 23:10:14

论《在法的门前》:禁止,压抑,延异,与幽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通往法的大门像平常一样敞开着 法的门是一扇门,它拥有“门”的功能,即分隔:门隔开了门内和门外的两个空间;当门被关上,它消除了内外空间相连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门在绝大多时候是关闭的,只有在人或物需要从门内转移到门外或相反的情况下,门才会被打开,形成一个暂时的...  (展开)
荒原狼 2008-12-08 02:31:39

弗朗茨.卡夫卡——艺术家,圣徒,诗人

作为艺术家——弗朗茨.卡夫卡,拥有一些完成了的短篇小说和几篇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让人疑惑的悲惨生平,写作,还是写作,以及让人无法理解的大量的写作,但从未写完,他是失败的 作为圣徒——他是那个骗子布罗德创造出的一幕哑剧,终生的痛苦,至高的信仰和禁欲般的生活,...  (展开)
柏邦妮 2006-11-07 13:25:55

消极也是一种力量

最好的作品,要么是医生写的,要么是病人写的。 只有神才不生病。 可是不生病的神是不会写诗的。 我不想回避疼痛。因为对痛的感受,也是珍贵的。 卡夫卡的小说如同一个无法理解的病句。 无法被认可和接受。 病句反而有另外一种美:反常规的美,反传统的美。 卡夫卡是消极的。 ...  (展开)
柒易 2021-03-06 19:30:16

读卡夫卡《在法的门前》,强势文化的密码

读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在法的门前》,会发现历史上王朝更替的秘密,能够从反面窥探到能够让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持续强盛的文化密码。 《在法的门前》是卡夫卡一生的真实写照,具有真实的寓言性,能够经历时间的检验、流传下来的作品都具有某方面的真实性,真实不一定就是...  (展开)
右言 2009-04-19 13:45:40

卡夫卡的梦

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让我写篇关于卡夫卡的《一个梦》(本书第三册P82)的评论。她的话让我受宠若惊,于是当天晚上我熬到深夜,洋洋洒洒自以为是的整出一篇几千字的文章。现在这篇文章早已无处寻觅,但我还记得当时的兴奋,因为语文老师说,卡夫卡们上了语文课本,她...  (展开)
铁书立 2013-01-16 10:58:13

真实的判决

有个形象,常常萦绕在我心中。 似天使,也似魔鬼;似春风,也似狂风;可以高大,也可以渺小;可以清晰,也可以模糊。让我时而恐惧时而敬畏,时而迷茫时而无助。有时候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有时候这形象却又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它面前,一切伪装和铠甲都被不费吹灰之力地卸去...  (展开)
Õphelia 2006-11-18 22:52:19

思念卡夫卡

旧时读到卡夫卡这个名字,总在脑海中构想一个清瘦的双眼深凹的中年男子,头发微秃,语言犀利,做一些晦涩迷离的梦。后来看到他的照片,蓦得感到惊讶,他像一个赢弱的孩子,有一张俊美的面庞和夸张的耳朵,睁着一双明亮聪颖的大眼睛,惊恐的在现实与虚妄中寻找自己的平衡点。两...  (展开)
CharlieWah 2017-09-30 00:26:10

书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没有文学兴趣,我就是由文学组成的。其他什么都不是,也不可能是。 ——卡夫卡 * 第一卷 《失踪的人》 在这艘船上,道德也在变化着;不同的码头就有不同的道德。要是在汉堡,您的那位布特鲍姆也许会守着箱子,可在这儿(纽约),只怕连人带箱子早就无影无踪了。 如果你总是被...  (展开)
摸鱼居士 2017-05-13 20:16:33

卡夫卡小识

我阅读卡夫卡时总是非常小心,因为他的善良和他的纯真,以及,这种醇厚的表情背后的无可遏止的冷嘲热讽(也许这个词并不恰当)。他的这种语气尽管有时很有些刺耳(或不如说:世界本身的残酷),但也远远谈不上拥有青春热烈的逻辑。“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  (展开)
砺剑阁主 2015-05-04 21:47:42

艳若桃花的毁灭——从钱锺书到卡夫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里记载臧孙的一段话,谓之:“美疢不如恶石”。“疢之美,其毒滋多。”意思是说没有痛苦的疾病不如使人痛苦的药石,即“良药苦口利于病”。疾病没有痛苦,它的毒害更多。 皮疹红肿,倘不顾病痛,仅论表状,则色鲜肌丰,称“美”亦可。 文艺复兴时意大...  (展开)
Gouerwa 2018-03-03 13:57:0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版

《城堡》:被中介的欲望

《城堡》的特色在于它的“a-b-c”式的框架设计。总的来说,b一般都是作为中介而存在,而c则是人。a总是遥不可及,难以捉摸。b总是宣兵夺主,成为名义上的a。c总是盲目的追求着,接受或者拒绝,永远在a的阴影之中。 比如涉及到政治,a就是统治者,即城堡,b就是中介(包括文中的...  (展开)
張歷君 2008-07-15 18:26:10

致命的音樂

(本文已發表於《字花》No. 6, Feb-Mar 2007) 我曾經夢見自己一頭栽在書桌上,在空無的日光燈下夢見自己獨自坐在漆黑的電影院裡。我彷彿被綁縛在座椅上,動彈不得。巨大的電影屏幕在我眼前展開,沒有音樂,沒有對白,只有無聲的影像。在那光影交錯的屏幕裡,我逐漸看清四周...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10条)

订阅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