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年代,总是在某个特殊的时间点上,会被时代挑选出特殊的人物……1980,狂飙飞扬的台湾,歌坛引燃一股关于黑色的旋风,迄今。有人说他是情歌圣手,有人说他是解剖社会的手术刀,也有人说他是台湾的音乐教父。他的歌,影响人们的,不仅仅在于自由主张的旋律或引动心灵的感性,不仅仅缔造一种崭新有力的人文与社会气象,更重要是像一只魔术师的手,推开了缺乏想像的陈腐之门,带领我们前往一个�望台,奔跃于开阔的无限时空。而融合诗人与歌手,思索者特质的他,历经了,恋曲 1980或是 1990 ,2000……历经了,许多人与事,与城市,以后,在这记忆快速消逝的年里,这一次,他要带领我们回到――你我共同的童年。
直到读完,还是搞不清楚当初一时冲动买这本书的真正原因,究竟是因为想窥探罗大佑的童年到底和平凡如我者有什么不一样?还是因为随书所附赠的CD?而那些关于童年往事的...
罗大佑的样子 文 | 张铃 2003年发表于《南方都市报》 爱过的人,大本的时候组织乐队,弹吉他把小手指都弹歪;硕士的时候留长发,理发的时候,理到一半,不想理...
2002年的最后一天 买了这本书 那是在罗大佑的北京"围炉"演唱会之前 几年间 一直没有翻书的习惯 却断断续续的悠闲翻看这本 图片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附赠的CD更是让我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