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你的书影音生活
本书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参考石本、敦煌本、旧抄本、佚本、正统《道藏》本诸刻本共100余种,从事校勘。本书系据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重印。
治人事天,莫若啬。
武内义雄曰:“式”为“啬”之借字。
易顺鼎曰:“式”即“栻”字。《广雅》“栻,梮也”,梮有天地,所以推阴阳,占吉凶,以枫子棗心为之。......
致虚极,守静笃。
虚无之说,自是后人沿庄、列而误,老子无此也。“虚而不屈,动而俞出”,此乃老子得《易》之变通屈伸者。...“致虚极”即秉要执本,清虚自守之说...
據王重民《道德經碑幢刻石考》,遂州龍興碑即焦竑所謂龍...
查看更多读书笔记
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他所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的辩证法思想,同时,老子的这一思想也是贯穿于他的整个的“道”的哲学体系的。老...
全书基本上是在做校对工作,所谓解释基本上是在抄袭前人的研究成果,作者本人没有任何独到的见解,中华书局会出版这样的书实在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