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 1月,被《纽约客》誉为“最美丽的存在主义者”的波伏瓦拿着灵魂伴侣萨特的介绍倍抵达美国,展开为期四个月的旅行。 1948年,她在法国出版日记体游记《波伏瓦美国纪行》,起初并不受关注。如今这。本书已经绽放光芒,被视为游记中的扛鼎之作。波优瓦游遍了美国的城市与乡间,沉浸在美国文化、习俗、人物与风景中。这是一本心灵游记,作者着力于观察美国的人文精神.对美国心灵的分析一针见血。这次美国之旅,更使她结识美国作家艾格林.从此背着萨特展开一段十多年的越洋爱情。
今天,我只想讨论青年人。我得到的印象大致如 下: 在欧洲, 青年人开创新世界 (不管是反抗、骄傲,热切、恐惧、胆怯或急性), 在美国 , 年轻人认为世界永...
“在美国, 我们不提出问题 , 我们解决问题。”
不幸的 , 这句妙语揭露了重要事实。美国人之所以偏好简单的结果 , 痛恨导致结果的过程 , 全都来自这个...
集体的未来操在精英 (所谓的头等舱阶层) 手中, 他们垄断了冒险与大胆创新的乐趣。 其他人不知道如何在一个钢铁世界里为自己创造独特的未来, 他们不过是机器...
不多久,你便发现在多姿多彩的包装纸下,所有的巧克力都是花生口味,畅销书都是雷同故事。所以有什么必要挑选牙膏品牌?毫无用处的丰富想象下是欺骗的余味。就算有一...
【031】我看到曼哈顿在半岛南端窄缩,往北则较为开阔;我也看到布鲁克林、皇后区、史达顿岛,看到大海与它的岛屿,看到大陆边缘与海洋重叠,两条河流穿越其上。地...
本来是想看一本小说的,在拿不定主意看哪一本的时候,发现了放在书架上的这本<波伏瓦美国纪行>.翻开来看,里面是波伏瓦在美国时写的日记.一个哲学家的生活日记不像...
如果你在去美国之前,因为想完全了解美国社会,而寄情于波伏瓦的这本书上,事后将毋庸置疑是一种奢望. 波伏瓦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自己. 首先,波伏瓦是欧洲白人女性,因为这种...
完整的读完《美国纪行》,让我想到了另一位文化学者,传播学领域的奇才麦克·卢汉的一句名言——“鱼离开了水之后,才知道水的存在。对于波伏娃的美国之行,也同...
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样的句子: 不知道干什么. 于是去了博物馆. 波伏瓦的人生似乎挺有趣. 跟某人和某人的爱情故事似乎可以细细研究. 书中提到了后来的情人. 不过那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