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在本书中,杜威从生物发展角度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不只是适应自然,他还改变自然。杜威认为,行动比认识更重要,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要受行动的检验,只有能够产生实效的理论才能称之为真理;哲学应该从静观的变为实用的。他的这种理论也被称之为“工具主义”。
形而上学是代替习惯而为更高尚的道德的和社会的价值的泉源和保证——这就是柏拉图和亚理斯多德所发展的欧洲的古典哲学的主题,这是一种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哲学重行论...
我们如今在理想方面是无力,因为智慧已与愿望分离,环境强迫我们在日常的信念和行动中前进,但我们的更深刻的思考和愿望却转而退后,哲学与实例相结合,并把日常生活...
一切社会制度都有一个意义, 一个目的. 就是解放和发展个人的能力, 不问其种族、性别、阶级或经济状况如何。换句话说。他们的价值标准就是他们教育个个人,使它...
本书写作有个特点:最重要的话都写在段尾。若只是梳理观点,我觉得通读段尾足矣。
读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本)。第一章哲学的在变化中的概念注意了2点:1)哲学的起源:想像。而这种想像起于爱憎。2)哲学的任务:保存传统权威与道德中的...
杜威啰啰嗦嗦的讲了整本书,其实就是用反复的赘述将他自己的实用主义精神注入到你的思想里。 杜威是以卢梭式和休谟式的人类历史分析为开端,但与卢梭的强调蒙昧和休谟...
罗素先生对杜威博士的评价不单单是关于个人,也是关于我们没个人和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正如所谓“和谐社会”和“节能减排”也正是将来期望伟大的领导者们意识到之后...
【作者简介】陈亚军,男,1960年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师从赵敦华。曾任教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杜威中心”主任...
本文全部翻译自杨萌的英文论文,侵删: 杨萌. 《哲学的改造》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 四川:西南科技大学,2013. 基于翻译批评的理论,本论文对《哲学的重建》的五个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