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较来显示西方哲学的特点,通过对哲学历史的叙述来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结合社会政治和科学人文背景来展开各个哲学学派的发展脉络,尤其是结合人类的现代处境来讨论一些重大的哲学问题。全书内容覆盖像罗尔斯、罗蒂和哈贝马斯这样的当代哲学大师的哲学讨论,其风格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学术性。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宇宙论时期:BC600-BC450)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共同体中的人
雅典的自由:在一个共同的法律之下团结生活,以法治之下的和谐...
第一节 确保个体的幸福
从希腊城邦到希腊化帝国
为什么要研究哲学?
“对自己的各种规则作彻底的检验。” “领悟这些预设,寻求一些称得到真理的洞见。”
哲学能教给我们什么?
科学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如此”的...
我大致比较了下斯通普夫和希尔贝克的两本“西方哲学史”的目录。 总的来说,前者的“西方哲学史”更偏向纯哲学。而后者则包括了古代科学以及古代中国印度哲学思想的介...
简单地摘一段两位大师解释和说明普罗泰戈拉那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相信能看出高下: 希尔贝克 西方哲学史043-047页 我们可以把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尺度"的命题解...
比罗素版本的西方哲学史要晚一些,所以可以看到更新的哲学,叙述更多的客观,罗素版本的有很多个人的见解评述。看个人喜欢了
当脑的结构还不够细密,功能还不够强大,人类对于自然变化还处于较简单的响应阶段,将行为诉诸本能和直觉。 原始宗教,当脑的开发使得人类的认知能力已经初步确立,但与...
我阅读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好像有三四年了,虽然从来没有打算弄懂它,但是觉得通读一遍没太大问题。然而实际是读了三分之一,却感觉什么也没读一样。之后搁置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