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除了对1636年荷兰的“郁金香疯狂”、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和1720年法国的“密西西比阴谋”这三次金融投机狂潮的故事作出了生动翔实的记述外,还收集了大量从圣物崇拜、先知预言、炼金术、占卜术、催眠术士、“巫女”迫害、凶宅传言,直到十字军东征这类群众性癫狂从幻想走向幻灭的历史故事。
收入本书的这些历史故事,既可以当作稗官野史、奇闻轶事来读,或聊充茶余饭后谈笑之资,它们的作者却也富有深意,这就是希望大众从中取得教训,不要耽于金钱的、天国的或别的什么幻想,由于这种幻觉必不可免的溃决而使自己落入悲惨的下场。总之,这本书既具有极大的可读性,又给人以教益。对于我们处在社会大变局中的中国人来说,为了保持对于近几年来频频发生的群众性癫狂的清醒头脑,也是十分有益的。它告诉我们,源于对大富大贵、对成仙得道或对长生不老等的妄诞想望,“炒股热潮”、“地下藏室”、“特异功能”、“神人崇拜(或称“邪教”)”之类的群众性癫狂举动是从来就有的。人们用科学教化、透明信息和实行法治等方法来抑制它的流行和减少它的危害,也颇有成效。
当某种价格的变动走过了头,明显被高估的股市有时还会被进一步高估,因此,将冷静的计算与群众性疯狂两个因素综合在一起考虑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根据谣言买入以及根据...
当人们还不知道如何利用想象力进行建设性活动时,想象力变成了行凶工具,异想天开成了针对别人的证据,群体的非理性恐惧加深了这种情况。对于别人描绘的“证据”,大...
这些大众幻想不会彻底消除,只会变幻成不同的形式继续存在人们的心中,一旦有契机,就像头羊引领着羊群一般爆发出来。
只要人心里还有情感,对遗物的珍爱就永远不会消失。
整本书几乎都是在讲一件事,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小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大众对信息的了解不完全,以卑鄙和险恶的手法令自己获利,其结果是造成群众财富的迅速转移以及...
其实讲的内容也无非就是郁金香风潮那一套,已经在百年间由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件演绎过了,有out of date的感觉,非专业人士可以一看,但是感觉收获不大。
缺乏思辨能力的狂热群体,会为了一个口号,一次没有证实的期望或者缺乏逻辑的说服而奋不顾身,金融界已经无数次证明这一点。 99年黄子华说:“当师奶变成大佬,凶兆!”...
你知道么,几百年前,英格兰股市就有南海泡沫的奔溃,因为盲目吹嘘未来在南美洲收益的童话?几百年之后美国也发生了航空业泡沫、IT泡沫? 你知道么,几百年前,毫无理...
勒芒的《乌合之众》是他因为法国大革命所研究大众心理的一些认识,这本书则是欧洲中世纪以来的人类各种疯狂的野史。 有投机活动活动,发生在法国的密西西比投机活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