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我与社会的书评 (28)

童年的消逝 2012-06-05 13:06:3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交流之中的交往关系

启蒙运动以来,人类通过独立地运用理性判断能力,摆脱了恐惧、祛除神话,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的主权地位,并且从此代替神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特别是伴随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渐沦为人类观察、征服和改造的客体对象,同时人和人的关系也分化成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  (展开)
管理之美 2015-06-27 10:47:1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符号互动理论的开山之作

这本书看过五遍了,很喜欢。现在回头想想,觉得自己受文化影响也是很大的:东方文化培育了我的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因此在阅读米德的这本书时,感到亲切自然。 这本书探索人的自我意识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形成人类社会。说说对我有启发的地方吧: 1. 语言对于人的自我意识形成...  (展开)
罗泽南 2019-07-17 19:01:1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版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书笔记(完结)

第一章 社会行为主义观点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主义 研究方法的要点:从社会的观点出发,至少是从认为沟通(communication)是社会秩序的必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出发,来对经验进行研究和论述。社会心理学对社会群体在决定个体成员的经验和行为举止的过程中所发挥得作用特别感兴...  (展开)
老蒋 2010-09-22 12:01:4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摘ed

两类事物:一类是存在并且对所有人有同样价值;一类随某些个体而变的事物。 当某人被麻醉时,世界对他来说是不可及的。 同样,睡眠使人们对世界是不可及的。 达尔文:意识先于行为存在。 米德:意识是从这种行为中突现的;意识绝非社会动作的前提,社会动作倒是意识的前提。...  (展开)
卢玄晶 2020-03-18 20:49:0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西社史笔记:实用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是杜月老师西社史课堂笔记。 目前的社会学研究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遵循北美社会学界沃顿的中观视角和拉兹菲尔德的定量传统,这样的一种传统不讨论形而上的问题,有利于迅速积累知识和学科制度化。我们会发现帕森斯在构建理论帝国时,芝加哥学派和实用主义都被刻意忽略...  (展开)
月豆儿 2011-01-16 18:08:5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自我

读《心灵、自我与社会》有感 不想用生硬死板的语言来写这一篇关于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的感想。因为我认为的社会学是很杂囊括各个方面知识的,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我的思维也非常的跳跃,感想也很多,可能我的理解不一定对,但是有感总比没感强,大家笑纳吧…… 阅读米德...  (展开)
谁忍听风独语 2017-12-30 22:07:3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心灵、自我与社会超浅析

本书是米德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记录和总结。米德提出了符号互动论,与其他欧洲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心灵、自我和其他人类所独有的特征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中为生存努力情况下进化的结果,并强调社会如何使心灵和自我的能力成为可能。在他的《心灵、自...  (展开)
哲夫成城 2021-05-27 21:03:2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转】陈亚军:心灵存在何以可能?——杜威-米德的心灵发生学探讨

【作者简介】陈亚军,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杜威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哲学的改造》《从分析哲学走向实用主义》《形而上学与社会希望——罗蒂哲学研究》等。主编《杜威全集》。编译《詹姆斯集》《詹姆斯文选》,翻译《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四卷)并校译了...  (展开)
Rachel秋秋 2021-01-18 19:10:4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探析“自我”与通过“自我”塑造的他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书引发的一些感悟,以及期末论文碎片) 一、通过“自我”被感知到的“他人” “自我”与“他人”共享着日常生活现实,日常生活中的“他人”是如何被感知的呢?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来自于朋友的提问:“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够回答的仅仅只是,“他”...  (展开)
孤竹 2012-06-15 17:15:1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读《心灵、自我与社会》

心灵:心灵、自我与社会同时存在。个体的心灵和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模仿是心灵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工具。 自我:主我:积极的、主动的、创造的;客我:社会的、被动的、保守的。 过去的主我是历史人物。将来由主我实践。客我评价主我。 社会:价值是一个对...  (展开)
红叶@提不起劲 2012-04-26 16:25:2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心灵、自我与社会》读书笔记

第七节 冯特和姿态的概念 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之中的、对我们在社会过程中与其他个体进行的外在姿态对话的内化,就是思维的本质;而如此得到内化的姿态就是有意味的符号,因为它们对于这个既定的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的所有个体成员来说,具有同样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分别在做出...  (展开)
ssaih 2023-04-17 12:56:4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生成、断裂与流动——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的读书报告

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的基本态度是生物学而非物理学的。他将生产(production)而非还原(reduction)作为自己的理论中心,并在这个意义上重新界定了时间观念。以“现在”作为起点,米德对过去进行再建构,同时以此假设未来。与柏格森的“绵延”不同,米德的时间乃...  (展开)
WenY 2021-05-11 20:51:1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意义、普遍性与主体性

(在《西方社会学思想史》课上写的期中读书报告,算是对关于自我与符号的那一部分的一个概括……) 心灵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普遍、先验、内部的并仅能通过内省的方式得以被考察的存在。笛卡尔的思索即是一个例子:“存在”的疑难通过经由怀疑抵达“纯粹”来解决,对心灵的思考亦建...  (展开)
聂舒 2023-08-15 11:56:36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不,我不理解

曾有一种观点指责帕森斯在进行他的理论综合即写作《社会行动的结构》时忽略了米德的思想,对此帕森斯本人表示:知道了。实际上,假如帕森斯想要将米德的理论整合进来,是完全不用变动他的任何理论提法的(可能帕老师实在是太忙了)。因为我们能够注意到: (1)米德的行为主义...  (展开)
乌梅之 2022-04-17 13:29:0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另类解读《心灵自我与社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童年”的终结】 “我”是谁?我为什么是“我”?这是充满了哲学意味的问题,而米德在这本书中,就尝试就此作出属于他的解答。曾作为美国实用主义带头人之一,同时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他,尝试给予“心灵、自我与社会”本性的行为主义视角的洞察。在他的论述下...  (展开)
Can 2021-11-04 21:53:5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版

读书笔记

米德论述以合作群体为逻辑起点,从一个客观的社会过程开始,借助于语言把社会交流过程输入个体内部,然后个体把社会行动化为自己的行动。个体的心灵、自我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取决于他所参与的社会行为,但他并非把个体完全统摄于社会之中,在他那里,个体与社会始终相互作用。 ...  (展开)
鄙德 2020-03-12 22:18:2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the self and the organism

读书摘录笔记 英文版为 1972,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London 《心灵、自我与社会》 PART III THE SELF 18. the self and the organism the language process i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134 The self is something which has a developme...  (展开)
食糠少女王钢蛋 2018-11-02 20:05:03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知识总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心灵是交流的产物,心灵通过交流产生了自我与社会。人类的心灵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就是人类能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符号必须成为表意的姿态,才能产生语言,生物才能有意识地交流自己。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 达到共同理解。米德提出了三个假设:...  (展开)
Mei 2018-08-15 16:56:3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版

第一篇 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 笔记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有关符号相互作用论的书,现在只读了第一篇,因为这本书本身就是由课堂笔记和米德的手稿构成,不是米德自己对自己观点的一种系统化的组织和阐述,所以读起来着实很费力,有的地方可能有其自身的逻辑,但在我读起来就好像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为了尽量克服语言...  (展开)
dawamesk 2015-05-16 17:56:57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版

又一次短评区放不下了

用一周把society部分的一百页出头看完了。核心概念是consciousness (the parts of self which takes attitudes of others.), around which there are conceptions as distinction between I and me, organized social activities, universe of discourse, dichotomy of functi...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8条)

订阅心灵、自我与社会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