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古以来,都不断的在探讨生的意义与死的归宿。本书融合了超个人心理学及很多东西方的传统智慧,从中探究死亡与临终的奥秘。作为一名有着近10年经验的临终陪护者,作者并没有将“死亡”流于空谈或过于抽象,而是从临终病人的实际经历中,深度探讨了死亡、修行与心灵成长的紧密关系,印证临终是灵性的巅峰体验,可以感觉到从所未有的超越、喜悦与圆满。她给了我们全新的眼光来看待死亡和生命,体会本性的内在光芒。
辛格在提供有关死亡与临终的身心灵地图上,堪称钜细靡遗、成就卓绝。相较于《西藏度亡经》和《西藏生死书》所论,令一般人有遥不可及之感,本书的论述则属平易近人,让人得与现实的经验连结。本书可以被看成是联系库伯勒-罗斯《死亡与临终》等一般临终论说,与《西藏生死书》等宗教心理研究之间的桥梁。
这是对死亡最近距离的观察,但带给我们的不是死亡的阴霾与恐惧,而是悟透生死后的清朗达观。通过了解死亡,我们更能全然、自在地活着。
苏菲意识图谱注意:此处的意识图谱,描绘了人在灵性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层层相续的意识阶段,据传源出自苏菲派,在当代则是经由灵修大师葛吉夫及伊察索口头传授下来...
一位禅师描述死亡的诗简洁有力:斩我的首级的利剑将划破清风。一位在母亲临终期间几乎全程陪伴、寸步不离的女儿,深深见证了这诗的深意。她的母亲在某个长夜过世后,...
野兽按:梁文道曾经在《开卷八分钟》节目中分两期推荐了《好走》一书。(内地版改名为《陪伴生命》,但译本采用的是同一版本,彭荣邦和廖婉如译,我做的审校,除了相关...
读这本书的人是幸福的 作者:余德慧(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出版因缘 记得2000年,这本书刚在美国出版,我如获至宝,因为长久在缓和照顾病房陪伴病人,也...
死亡不再是悲伤的事 作者:蔡昌雄(南华大学生死学系助理教授) 阅读《陪伴生命》这本书的过程,不经意地唤起了我个人过往与死亡接触的种种经验;不论是当年留美期间...
静默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 宇宙间没有什么比静默更像上帝的了。 ——艾克哈特大师 进入临终过程后,我们身...
心灵转化的“特殊条件”(上) 野兽爱智慧 在我们这个年代,确切地说是自古以来,人类少有能超越自我的层次,或者说超越个体意识的层次。心智自我似乎是很难跳脱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