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方推荐的: 1、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广外翻译组译,商务。 2、佩雷菲特:《官僚主义的弊害》,孟鞠如、李直译,商务1981。 3、费孝通...
中国二十世纪,有两部半的通史,最为值得称道,它们都成于1937年至1949年之间。受西风渐入影响,此辈学人视野更为开阔;在见解上,既继承了传统史书的春秋笔法,又借五...
敢写中国通史的人并不多 以一己之力写中国通史的人更不多 写了中国通史还被认可滴就绝对是稀有动物了 吕先生就是这样的“稀有动物” 关于吕先生和这本吕著中国通史...
当我一开始着手准备读史的时候就犯了难,上下五千年(其实还不止)浩瀚史海无数文献论著究竟该从何入手呢?虽也曾有通读《二十四史》的“豪言壮语”,但自己心里明白这...
文化转变的物质基础 吕思勉将中国文化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先秦两汉诸子学说,第二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玄学佛学,第三期为宋元明的理学。他指出,专制主义社会草创...
这是我读了吕先生这本《中国通史》的第一感觉。 以往读任何历史书,特别是通史类的,从来没有像吕先生这么重视民族史,特别是异民族的。先生读书之广,让我叹为观止。 ...
虽为好书,但却晦涩难懂。可惜我没有捧着字典花上一天读一章的闲情。如若书晦涩到只能传达7成思想让读者理解,那么这本书对读者而言也只能是失败的著作。对于普通水平的...
前人论史,往往史学、史才、史识三者并举(刘知几《史通》),这里面史学主要指史料。其实三样之中。前面一种是基本,而一部历史著作是否“良史”的关键,端在后两者。...
中国文化可以说未成断链过,这必须要归功于中国的记载史。让我们后人有机会去了解前人。而通史的含义是那么的明朗和模糊,用我们特有的文言文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