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幼童的书评 (26)

Sun 2008-09-03 17:36:49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3版

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每个民族都有他不为人知的忧伤,这忧伤永远不是来自于其他民族的暴戾恣睢,而是来自于他的子孙对自身历史无情的遗忘和残忍的改写。——题记 带着这本书绕了几千公里,直到今天终于读完。还记得在六年前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我对那些欲言又止、语焉不详的语句始终有着一种好奇心...  (展开)
风过原野 2006-12-08 11:34:40

海归派的失踪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今天中国教育新闻网和新华网等各大网站都登载了一条新闻,标题为“11年来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按期回归率达97.16%”。文章大意说:“从1996年至2006年9月底,我国共派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26658人,到期应回国22984人,实际回国22331人,按期回归率达到...  (展开)
鸿逸 2009-04-25 11:39:58

央视纪录片《幼童》拍得不错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电视里看到纪录片《幼童》,讲述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在网上搜索一番,共5集。 中国人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中学历史教科书里讲述“洋务运动”的章节就对晚清派遣留学生赴美一事有简短描写。但是经常挂在嘴边说的事,我们未必就真的熟悉它。 纪录片的好处在于...  (展开)
Y小姐 2011-04-20 16:35:41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版

末日目击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十九世纪末,在美国康州的一个小镇里,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心血来潮“蹭蹭蹭”爬上屋檐边的排水管——这可真吓坏了底下两个拖着辫子,眼珠子乌亮的小男孩。他们飞一般跑回屋内,连续几天闭门不出。 负责照顾他们的美国家庭觉得这两个小男孩又温文又绅士,真是可爱极...  (展开)
心香燃 2007-02-12 11:46:19

多年以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史书上短短的一行文字就能概括一批人的一生。 记得初中时历史课曾经上到过一章,名为“洋务运动”,在繁杂的对历史事件的罗列中,有一行字似乎在不经意之间提到:“洋务派还派留学生出国。1872年,由容闳等率30名少年赴美国留学。” 这就是我以前所了解到的大清国的官派留学生...  (展开)
谢天开 2010-09-05 22:17:45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3版

LONG,LONG,AGO

LONG,LONG,AGO ——读《大清留美幼童记》 LONG,LONG,AGO……这首美国民歌《多年以后》,是如此令人回顾。 一百年前,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留洋美国,史称“留美幼童”。 然而,这一创举当年的推手却为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  (展开)
Ponyhawk 2008-07-06 15:59:17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3版

观《留美幼童》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三联待了两个晚上,把这本书看完了,书里面写到的那些幼童在十几岁被选派留美,历经十余年学习之后返回大清,在大清晚年及至民国的舞台上发扬所学,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我看来,留美幼童就像后来的黄埔军校,为当政者储备人才而建立,在人才奇缺时脱颖而出,又随着创办...  (展开)
我是江湖骗子嗷 2020-11-05 10:43:22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版

一点读后感

多年后,面对李鸿章,容闳大概会想起邻居太太因其背诵出26个英文字母而奖赏他一捆草垛的下午,而彼时走在稻田间肩扛草垛的幼年容闳,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肩上背负的不是草垛,而是一个民族的命运。 时代赋予了他比草垛要沉重的多的历史使命,容闳则不辱使命,力挽狂澜,扶...  (展开)
读书 2018-08-18 22:38:04

幼童

《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作者: 钱钢,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 胡劲草,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编导。 概况: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留学美国,开启了中国人留学海外的潮流。这批人的命运坎...  (展开)
飞扬眉吐气息 2010-10-10 07:15:46

那一代天之骄子

印象最深刻的3点: 1. 美国家庭对这些留学生的友好; 2. 李鸿章与保守派之斡旋; 3. 留学生急招回国后的心境落差。  (展开)
水如风在飞 2009-06-14 01:27:30

留学生应该了解的历史

几乎是一口气看完这本书,受到的感动都被憋在喉咙里。 时间不会重复,但历史总是重复。 留学第一人的容闳是伟大的,留美幼童的故事耐人寻味。从当初的第一人到现在的几百万人,中国留学生的精神是不变的:聪慧,勤奋,友善,礼谦,坚韧,节气,自强......从古代到现在,中国...  (展开)
hk20080229 2008-04-02 23:34:14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3版

补上清末的那些事

因为只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过近代史,对清末的记忆只有两个字,屈辱。当时,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才不会背下那些条约(不说具体的条约,来气)。所以,离开学校后,马上把清末那些事给忘了,见了涉及清末的书、电影也一律不想看,知道里面准没好事。 也许,是因为个人经历的多了...  (展开)
七月苏然 2019-04-21 19:27:56

对容闳的初次了解——以《幼童》第一集为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拥有现在生活的同时,若能知晓过去的风风雨雨,对我们如今的生活会是一种巨大的启迪。那些遗留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向我们诉说宏大历史背后的人与情。 容闳,是第一位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人,1854年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他与留美幼童的故事密切相关。1909年,容闳写下了他...  (展开)
运动男 2019-04-10 23:31:14

留美幼童的前世今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872至1875年,清政府派出先后4批120名官费留学生赴美留学,开启了中国人留学海外的潮流。幼童们的命运各异,有的成为了著名人物,有的战死沙场,有的抗旨留美。 留美幼童的计划是由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提出的,在各省选拔10~15岁的聪颖幼童远赴美国留学长达15年,期间一切费...  (展开)
铁血丹心 2016-05-09 11:28:43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版

个人与历史

最早接触新世界的人, 从懵懂出发到学成归来见证王朝结束, 有多少的迷茫和徘徊在个人的心中, 那一刻的国家与民族也是同样。 个人的命运总感觉扑所迷离, 但在回望的历史中, 又总是符合那时的兴亡。 一代人艰难求索的故事, 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成与败来评价。 这是积极的尝试...  (展开)
小草 2013-08-08 14:32:24

《留美幼童》有感

终于,将这本记录中国第一代留美幼童的书看完了。这批幼童诞生于一个特殊的时代,他们的出现是为了维护没落腐朽制度,于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悲壮、残酷的命运。 对于企图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派而言,他们是前朝遗老,对于清王朝的坚决庇佑着而言,他们离经叛道的一群人...  (展开)
大管家 2012-06-07 15:27:08

普及过去的历史知识,也该读读这本书

在一个寒假回家的火车上,读完了。 像个纪录片。 读完还是挺震撼的。 平均年龄只有12岁,远涉西洋,历经十年。虽最终未能彻底完成学业,但却为未来中国的科技、教育、铁路、矿产等各个领域造就了鼻祖级的人物。他们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  (展开)
璇仔 2010-10-04 18:35:17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版

重新认识近代史的契机

是无意间在《子午书简》里看到介绍这本书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忽然想起,就买了。在很短的时间里读完。每天也因为读这本书更改这QQ的签名。 想起高中时候学习近代史的情况。记得书上多半是在批判晚清政府。关于近代化的笔墨也有些许,也一再被老师提醒说这是重点,只是角...  (展开)
甘蓝 2007-12-16 21:52:17

深深感动过我的一段历史

那年写中国教育史的作业,不知怎么就将眼光投到了这样一个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历史角落,于是在为数不多的史籍资料中沉浸了些许时日。了解得越多,便越是感慨唏嘘。 作业最后并没有按照预期完成——这个题材的份量远远超出我的估计——但我对这段历史,从此就有一份特殊的感...  (展开)
一之鱼 2018-11-20 11:23:22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版

幼狮之吼,亦能震彻山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中国说》 01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这是第一条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当时,主持修建这座铁路的人叫詹天佑,他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时间倒退37年,在18...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6条)

订阅留美幼童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