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朋友。他们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接见。他们曾目睹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他们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曾亲身经历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他们中,有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他们中,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他们中,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他们中,出现了民国第一任总理。他们的命运,离奇而曲折;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留美幼童”。
“太监拉火车”,初看题目,不知所云,以为仅是作者做的一种比喻,未想,竟是李鸿章为了让慈溪支持建造火车而采用的离奇方法。为了让慈禧体验火车不是一种祸国殃民,...
中国古人确实是以礼仪修国本,但凡官员,不管等级品数,只要父母去世,都需要退职回乡,守丧三年,不得过问政事,是为“丁忧”。真希望国人能抱有古人十分之一道德,...
鲁迅先生曾用“搬动一张桌子也要留学”,形容中国改革之难,现在曾国藩、李鸿章们正想小心翼翼地搬动一张桌子。可这不是普通的桌子,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书...
在一个多数人都还在昏睡的国度,醒来是痛苦的。
今天中国教育新闻网和新华网等各大网站都登载了一条新闻,标题为“11年来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按期回归率达97.16%”。文章大意说:“从1996年至2006年9月底,...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电视里看到纪录片《幼童》,讲述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在网上搜索一番,共5集。 中国人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中学历史教科书里讲述“洋务运动”的章节...
史书上短短的一行文字就能概括一批人的一生。 记得初中时历史课曾经上到过一章,名为“洋务运动”,在繁杂的对历史事件的罗列中,有一行字似乎在不经意之间提到:“洋务...
《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作者: 钱钢,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 胡劲草,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编导。 概况: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
印象最深刻的3点: 1. 美国家庭对这些留学生的友好; 2. 李鸿章与保守派之斡旋; 3. 留学生急招回国后的心境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