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武侠小说,不能不谈梁羽生,不能忽略他在平淡中飘溢出来的独特韵味。就新派武侠小说而言,古龙是小字辈,金庸是后行一步的人,梁羽生则是时间上的“大哥大”。正是由于他无意闯入武林,才造成了本世纪最壮观的文化景致——武侠热。 梁羽生文学功底很深,言辞优美,描写生动,文中大量运用诗词,独树一帜。只是在情节上的描写稍逊与金庸与古龙,但其作品仍很值得一读,不愧为三大宗师之一。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上接《儿女英雄传》以来的侠义小说和民国旧武侠小说,开创新派武侠文学;下启金庸、古龙的一片天地。他这样评价自己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金梁并称,一时瑜亮”。梁金并世之时,曾主张“侠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品德的化身”,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金庸更将之提升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梁羽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小说回目意境深远,对仗精巧,情节推展明显具有怡荡有致的韵律感,叙事中也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其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他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小说情节构置巧妙、稳厚绵密。有人认为梁羽生小说的缺憾在于“乏味”二字,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梁先生始终保有一种“正统”文人的姿态。梁先生自己也说:“可能我也犯过“离奇 ”的毛病。但我的作品中“离奇”不是主流,不是我的风格”。
《龙虎斗京华》,梁羽生著,花城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现在看这本书有点搞笑了。原应是二三十年前的功课。那日在图书馆随便翻看,发现这书,心中一动,便借...
关于这本武侠小说的问世,他的故事是这样的: 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先是在报纸上互相攻击,后来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以决雌雄。太极派掌门...
《龙虎斗京华》是梁羽生的武侠处女作,从这部小说中,也能看出一些梁著的特点。 这部小说没有一位传统意义上的绝对主角,老一辈的柳剑吟,正值壮年的娄无畏,以及天真烂...
时隔十年重读梁羽生的小说,第一部选择了后期的《飞凤潜龙》 故事偏向于古龙风格,一章里面有多个副标题。故事情节精妙,医隐的弟子「鲁世雄」得到檀元帅的推荐,到「完...
她应该有她的幸福。那又何必横在他们之间,作一个障碍? 梁羽生是君子,所以写的小说多半有很浓的正气和书生气,这在他的第一部小说中就隐约有了浮现。作为新派武侠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