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严歌苓非常机警,她敏锐地意识到人的处境中有古典力学不能解决的吊诡:为了寻求“幸福”,一个女人离婚,再嫁,来到大洋彼岸。但是她真的爱她原来的丈夫和孩子,于是,在10多年间,孩子一个一个来了,前夫也来了,这个女人有了两个家庭,过上了危险的双重生活。这一切并非预谋,我们看着她一步步失去控制,我们知道这不是她想要的,但是,我们却很难为她找出一个明确的“敌人”:她不是主动加入这个游戏的吗?她不是已经像签订条约一样接受了游戏规则吗?当她破坏规则时,她不是已经变成了一个怀着卑琐快感的欺骗者吗?《花儿与少年》,这是"弱者"的长歌。我认为,只有重温着《雷雨》,我们才能充分领会它,才能看清面对"老问题"时,我们已经走了多远,走到了哪里。同时,它也证明在2003年,人性有多复杂,人的境遇有多复杂,写小说有多难,小说家必须穿越多少暗影憧憧的危险地带。
2004年的严歌苓在移民文学创作上,已经远远不是《少女小渔》时期的严歌苓了。移民的血泪,磨难,患难中的真情,那些尴尬美丽的人性与温暖的细节,那些讴歌与批判的内容...
喜欢严歌苓一贯的文风。娓娓道来平铺直叙。这么深厚浪漫的一对,最终也没有禁住物质的引诱。不论怎样重塑过去,永远也回不去了,因为历史不能重写。让我们都珍惜眼前的...
《花儿与少年》,是一本很好读的书。有故事,有情节,很通俗,很大众…… 这个故事里面的主人公,似乎都没有错,但只是,谁也回不到过去了。 徐晚江并不算...
严歌苓的小说看得很少,但每看一本,都能特别清晰地感觉到故事人物的疏离与冷漠,每个人物都是故事的局中人,每个人又都神游在故事之外,人与人之间仿佛永远隔着一道融...
花儿与少年 文|浮云间GJ 从陈凯歌的《梅兰芳》里知道严歌苓的名字,到偶然间从图书馆的书架上翻到这本《花儿与少年》,没有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