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光中涤荡尘怀 ——再读梭罗《瓦尔登湖》 题记: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
《瓦尔登湖》已经在枕头边过了快一年,却只翻阅了小半本。它有时候会出现在浴缸边的木头架子里,有时候是在挑窗冰冷的大理石上。无论是夹杂在各种浴液的清香中,还是攀...
“我们应该传播的是我们的勇气,而不是我们的绝望;是我们的健康和安逸,而不是我们的疾病。” “人生到了某种境界,便不免认为处处皆可安家落户。” “无论坐在哪儿...
有这样一本书,它的作者、它的译者还有它的读者都会这么说:这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
梭罗的《瓦尔登湖》闻名已久,据说是对西方世界影响很大的一本书。一直都没有时间静下来好好看看,直到不久之前慢慢翻阅了一些,不免大失所望。 他的《经济篇》我看了两...
自古及今,“归隐”这一词眼,向来引发世人连番遐想。这个包涵太多主观意念的动作,每每谈及,总有种引人入胜的难尽力量。彼此作为大自然的子民,结庐而居于辟野,...
撤下了。
每次读这本书,我都会有新的发现。这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好书。和梭罗所说的一样:“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以衡量自身...
愧对梭罗 愧对《瓦尔登湖》 引用译者在译后记中对《瓦尔登湖》的评价——“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其分析生活,批判习俗,有独...
名气不小,味如嚼蜡. 有四个可能.1,本人心境未到,此时阅读并不合适. 2,翻译太烂 . 3,这本就是一本只能在某个时期某个文化背景下才有意思的作品. 现在的我看就看不出...
■ 梭罗:《内心的清晨》 2006-11-26 00:59:31 ■ 梭罗:《请问这甜美的寒冷属于何方土地》 2006-11-25 03:04:10 ■ 梭罗:世界的墓志铭 2006-11-10 23:05:52 ...
工作以后,无论看书看片,大多时候只是被动地接受画面,接受故事 旁观着别人的经历和思想,作为自己闲时的消遣 缺少耐心,长篇的书很少看,长篇的电视剧常用快进来解决 ...
亨利·戴维·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著名作家、 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种子的信仰...
《瓦尔登湖》不象译者所说是一本需要静下来的书,而是本随时可以翻阅的书。散文诗的语言,一些感怀,一些哲思,一些精妙的比喻。(时间是我垂钓的溪)书名据说是用的一...
我是看了《荒野生存》后才买的这本书,很多读了它的都说这是一本好书,它被评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首选经典之一,可是梭罗对自然的一些描写让我感到有些晦涩难懂,读着...
凝视大地的眼睛 ——《神的一滴》赏析 瓦尔登湖,在美国作家梭罗的眼里,不仅仅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充满性情的...
宁静致远。可是现在,遥不可及。我们无从选择,至少我没有那份勇敢,很想,自己却办不到。徒留伤感,唉...
不管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对它生活;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它并不象你那么坏。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穷之日。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是在天堂...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本书写得好,未必是它教了我们什么道理;相反,往往说的道理是我们本就知道的,因为只有那些我们认同的才会让我们敬佩和崇拜。 这本书对我来说也是...
我不是梭罗的访客——那个诗人;也不是他的邻居——那个渔人;我当然不是隐士——梭罗也不是;我甚至不是过客与商人。但我看过他种的豆 ,他木屋的内饰 ,他午夜钓鱼的...
记得去年暑假在家看了《荒野生存》,chris的故事就如影子一般若有若无的萦绕于心中。今天读完《瓦尔登湖》,不禁想起了chris,因为喧嚣的社会容不下一颗宁静而纯洁的心...
“我的小屋建早在一座小山的山腰之上,正好一片处于较大森林的边缘,被一片松树和山核桃的幼树林环绕在中央。离湖边有六杆之遥远。一条狭窄的小径通向湖边。在我的前院...
这本书是在一年前看的,那段日子一直很安宁,很温和,恰恰对应了书中的意境。如果在有点累的时候读它,非常放松,非常自在,什么都不在乎了。但人的好奇心是无穷的,我...
我快受不了作者连绵起伏的思绪了,或许是太有哲理,或者是他反复缠绕着的其实只有那么几个主题。居住在瓦尔登湖畔的梭罗是如此一个特立独行的自由者,他的灵魂和语言都...
世上有没有瓦尔登湖?常常有人这样问.其实有没有又有什么关系呢?瓦尔登湖,它并不需要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它存在于梭罗的笔下,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角落,存在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