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它产生自作者的精神世界,注定是不可触摸的。可是这个虚构事物的每一个细节和要素,又来自真实世界。甚至得遵循真实的逻辑。或者可以说,小说是连接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心理游戏,优秀的作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他的读者扔进精心铺设的陷阱里。小雨就是这样用他熟悉并且几乎也为我所熟悉的东西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它让我对此人的才华和(推广到所有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多了与一层认识。尽管这部小说的一个副作用是把我的朋友小雨变成须重新审视的陌生人。但我想到这部小说同时还会把许多陌生人变成他的朋友。于是我还是对文学能给予我的朋友的幸福感到愉悦起来。
大学时的某个下午,赖在床上,一个人静静的看完这本书。看完心情很沉重,哭了很久…… 我好怕,怕你也一样。我很爱你,可是你却做了让我不能爱你的事情。
好像是三年前,高二那时候的秋天,在贝塔斯曼的网站上看到了这本书。其实我很少看小说的,当时是喜欢那个封面才买下来。第一版的封面是简洁的两个枕头,而且是那种画水...
“在青春结束之前干掉自己”。 其实,这是一句很孩子气的话。也许就在两、三年前,都不会认同现在的看法,孩子气。三年前,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说了一句话:“我...
那年初三,也不知咋的从当当买下了这本书的签名版,幸运的我没有错过它,搞笑的是书是我妈收到的,然后就被没收了,说还没到我看的年龄。大家都是知道的,那个时...
每次写书评,都是在回忆以前。 读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当时在干些什么,那时候有什么感想。 翻看以前的读书笔记,也只是写写故事简介,内容梗概,加上一些似是而非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