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曾在中国红极一时。但是几乎与《恶之花》出版的同时,波德莱尔开始在各种杂志上陆续发表一些散文。波德莱尔写道:"总之,这还是《恶之花》,但更自由、细腻、辛辣。"按照诗人的本意,想写的是"一种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音符的音乐"。本书早已被奉为20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前身之一生活书店曾于1935年出版了本书的中译本,并配有50幅精美插图。此次以亚丁先生1981年中文译本为文字本,以生活书店旧版插图配之,重新出版。
头上是空阔而灰蒙的天空,脚下是尘土飞扬的大漠,没有道路,没有草坪,没有一株蒺藜菜,也没有一棵荨麻草。我碰到好多人,驼着背向前行走。 他们每个人的背上都背着...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人群的海洋里漫游。要知道,享受人群的美味是一门艺术。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到:与所有同类人不同,他生机勃勃,食欲旺盛,神仙在他的头脑中注...
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里,描述了一个逝去的,或许是记忆中的,抑或根本就是未曾有过的家的景象: 一间梦一样的屋子,一间真正的精神之屋,停滞的气氛略微染上粉红...
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的扬名大作当然是《恶之花》,这部极端浪漫主义的诗集被某些人认作是伤风败俗和亵渎神明的,却得到正流放的雨果的垂青.几乎与此同时,波...
最初翻阅的时候,只是沉溺于名字和匆匆掠过的精致,但看过之后却有种说不出的哀矜,好像是天堂中无意盛开的恶之花,妖艳,戚怨,诚然的魅惑,却又彻骨的无辜。 仅仅是一...
一下午的时间耗费在看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间或翻了翻果果抱着睡着夏多布里昂那本《墓中回忆录》。这两位都是法国人,这两本书也刚好都是郭宏安译的。用笔...
很早的时候,读到巴金翻译的《巴黎的犹豫》,其中两篇印象很深。很深的原因是描述的情景激烈刺激。一篇是一个众人排队领一截吊死孩子绳头的短文。另一篇是《把穷人打昏...
巴黎的忧郁的短评(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