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问世一百多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风云的变幻,这部出自巨匠之手的艺术杰作,不但没有减色,反而显得更为瑰丽。而当它出现之初,却曾招致不少的非议。令人诧异的倒不在于有关内容的品评。任何反映当前生活的作品,是难免激起不同的反应的。令人诧异的是对这部作品的艺术表示怀疑。其中问题之一就是所谓缺乏结构。情节围绕着两条平行而又紧密相联的线索展开:一条是安娜和她的丈夫列宁、情人弗斯基之间的故事;另一条是列文和他的恋人吉蒂之间的故事。
只能以如标题的形式定义此作了。 里面尽是一些极度平庸、身上完全没有光环的人物(之于小说倒是罕见的),被以一种超然的怜悯态度塑造出来;而即使是这些人也都在自省...
图书馆离我只有两个教室的间隔远,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我去的频率很高。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数量算蛮多,一本书可借两个星期,这一年在我家每时每刻都有一本来自图书馆的...
断断续续看了四个月,还没有看完,情节不是太扣人心弦,所以没有一定要一口气要读完的感觉。感觉里面对人物的心理描写非常真实和亲切。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吉蒂答应列文...
刚看了200页,感觉有点像<失乐园>,婚外情,到死亡,只不过失乐园里是双双自尽。当然,托氏的立意应该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