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思想文论》从叔本华的《附录与补遗》和《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中选出了12篇文章:论思考、论阅读和书籍、论文学、论历史、论语言和语言学习、比喻和寓言、论判断批评和名声、论学者和博学、论大自然的美、论音乐、论写作和文本、论死亡。在这些文章中,叔本华讨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素材,所用的语言又都平时自然。叔本华以他准确的判断力、深邃的思考深刻阐述了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论思考》中说:“只有经过深思的东西才能成为我们的真知”,“只有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他反对大量阅读,认为涌入我们头脑的这些大杂烩永远不会自动成为思想、观念和信念的统一体,容易造成巴比伦式的语言混乱。在《论阅读和书籍》中,他指出:“坏东西无论如何少读也嫌太多,而好的作品无论怎样多读也嫌太少。”“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抨击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最好的书籍,主张“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人们神清气爽的了。”他对黑格尔式的文风深恶痛绝,提倡“言之有物”、“质朴无华”、“诚实自然”的文风。他在书中的诸多论述距今已经200年了,但仍像一股清新自然之风迎面吹来,让人觉得他在针砭时弊,他的思想之深刻阐释了“历久弥新”的含义。
归根到底,只有我们自己的根本思想才会有真理和生命力。因为只有自己的思想才是我们真正完全了解的。我们所读过别人的思想只是别人留下的残羹剩饭,是陌生人穿过的衣...
一个人的著作是这个人的思想精华,所以,尽管一个人具有伟大的思想能力,但阅读这个人的著作总会比与这个人的交往获得更多的内容。
从叔本华的比喻说起。 从前看余光中谈起叔本华,大概是说西方哲学家里很少有人写起著作来能像叔本华这样 优美,他举了叔本华用流星,行星,恒星比喻三种作家的例子,作...
(一) 甲:为什么要聊死亡? 乙:因为死亡是哲学中最严肃和最重要的部分。 (二) 甲:你准备怎么聊? 乙:世人要么认为“从无中来,还归于无”,或者“从无中来,得以...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
来自: [已注销] 2009-02-12 21:30:50 大学如何读书——叔本华论读书 一 富翁阔佬在显露出他的愚昧无知时,常会格外令人鄙视。而穷人终日操劳,没有深思幽想...
一本很棒的书!~阅读此书,从叔本华字里行间你可以体会到两点:第一,叔本华叙述道理来头头世道,让你诧异于大叔严谨的思维和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刻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