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作者整理了陈寅恪老的笔记而成。它虽然不能把陈老师的精彩论述,一一如实地反映出来,但我想这部笔记的发表,对于研究陈老师在近代史学上地位与贡献,对于研究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将能起到它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定姓族,以官爵勋业高下分,目的是使鲜卑贵族融入到中原士族圈子中。而以官爵定姓族的做法,恰是汉魏南北朝以族望定官品的背面,这是否意味着,国家权...
隋唐以后南方士族消亡而北朝士族犹盛者,以南方士族喜居都邑,北方士族植根农庄也。
一、魏、晋的不同,根本在于阶层不同
魏:曹氏出身宦官寒门,不尊儒教;
晋:司马氏出身汉代武将、士大夫豪族,尊儒家。
——孝是道德标准,礼是行为规范。
二、魏、晋的...
孔融也是有名的非圣无法的,然而为反儒家的曹操所杀,根据陈先生的框架,这个事情当如何理解?
陈寅恪先生在法国留学时系统地学习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他在美国国留学时看到了中西文化差异中的相似性,盖天理人情,有一无二,有同无异。他在德国留学时掌握了考证的...
翻《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看到一张竹林七贤的石刻拓本。年代未知,画工粗糙,人物也不对。七人中次幼的阮咸五绺长髯,叔父阮籍却被画成颌下无须的少年,是倒了辈分,...
因为先读田余庆先生的《秦汉魏晋史探微》和《东晋门阀政治》,然后再读这本《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的,因此这本书给我的惊喜很小很小。陈先生是魏晋隋唐研究的大...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稿》我开始读它的时候,就感叹自己是不是疯了!杂会读这么一本书。可潜意识中我想还是有原因的。 首先,陈寅恪的个人崇拜,在民国的文化大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