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分为“日常生活的结构”、“形形色色的交换”和“世界的时间”三卷。分别描述了15至18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人口、粮食、食品、能源、货币、城市等;分析了交易的根据、市场、生产、资本主义组织、社会各统治集团;叙述了先后控制世界经济的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市场及经济特点,最后以英国工业革命结束。
书在家里,以前放在床头,自从卧室搬到较大的房间,书就寻不到了。记忆还好,经常自动反刍,碰到某些地方回想不下去,百爪挠心,就想咬牙买二手,一看书价,遂颓然,...
“水罐不离井边碎”
水罐通常碎在井边。和长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类似。
但后者含有主体的主动性。而前者的发生,完全是一种必然,更显无奈。
商人的命运原来是人类的选择。不仅仅是东北亚。
而东北亚更不容易阶层流动。
看印度16-18世纪,亚洲的劳动力真不值钱。但是,国王贵族们的财富又是这些劳动力所带来的。
改革怎么就那么难。
“这少数人之所以能安享尊荣,首先是因为劳动者持消极态度,也因为囊括一切的社会秩序与他们共谋,而欧洲出于自身的利益也竭力维持这一社会秩序。”
这里少数人是指革...
“今日世界的百分之九十是由过去造成的,人们只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摆动,还自以为是自由的,负责的。”(18页)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 1902—1985)...
曾经被多次推荐过所谓年鉴派扛鼎之作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但更想全面了解欧洲历史从经济角度的发展,因此一狠心就在618的时候入了三大卷实体书。前前后后...
大气的作品。 孟德斯鸠讲过,“热带国家由于炎热,导致懒惰,适合专制体制,而寒冷国家则更适合共和体制”。自然环境导致历史不同,孟老夫子对后辈还是有影响的。黄仁宇...
三月份用了三周时间,匆匆的将布罗代尔的这一巨著浏览一过。从而真切的体会到长时段,社会史和非政治史,全球史和整体史等各种方法在年鉴学派当中的运用。资本主义的广...
这三卷书已经很难买到了,各个电商都显示缺货。在上海图书馆也只能找到第一卷,要借出来还要办理1000元的押金(用于借阅阅览室的书籍,不是专门针对这本书的),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