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与时并进,新词汇,新名法反映新事物,新情景,只要自成合理的新意,当可丰富语文的内涵。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承载文化之余,往往也会倾覆文化。文化认识的深浅雅俗,决定语文境界之高下清浊。确实如此。
语言太甜会失真,虚假,沉郁的悲情比淡淡的哀愁耐人寻味,哀愁而淡淡不如火辣的愤怒。哲学写得浅浅的很难算是哲理,浅浅的文笔露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才好。
香港著名作家、翻译家董桥喜欢也善于观察古今带有文化趣味的情事,领会个中寓意,然后回过头来斟酌眼前的文化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语文课题。本书收录相关小品近200篇,有智慧,有真情,有笑声,有泪影。
世界透亮,政治舞台照明甚强,台上出丑, 翻身不易西方政客训练有年,代代相传,深谙个中三昧随时喜怒哀乐,七情应声上脸, 众生颠倒
施蛰老看不惯的官僚词汇很多:“比较好的”、“有一定的贡献”,“基本上是正确的”,“可能有些问题”,”有相当的影响“,“原则上是可以同意的”。文体变迁是整个...
文字是肉做的:出乎意料的结论 作者:董桥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06年7月第3次印刷,序言署1997年2月,可能97年是初版 看电影、读小说,看了开头儿就能想到结尾...
董桥命书名为《文字是肉做的》,旨在通则生硬冰冷的坏文字。淡一本书读下来,文字于董先生看来岂是肉做的?分明是金铸的,且是铸的神像一尊,要供到台上稽首叩拜的。倘...
经常看央5,前段时间一则插播频率很高的跑鞋广告,广告词中有一句:“不再承受重量、闷气、花俏。”书面上这么表达,完全没问题,可是广告中念完“不再承受重量”之后有...
董桥在《文字是肉做的》一书里有篇文章叫《不要经典要经读》。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不管是作家还是记者,很难再出“经典”的作家。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不如...
平时好作文,自认比之人好那一点。此等言语或带傲慢。只是读过董桥《文字是肉做的》,信心立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依我之见,《文字是肉做的》乃职业病所聚成。董桥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