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非中”,出自艾儒略《职方外纪》。较完整的句子,已引在这册书正文的前面。它的意思,现已是一个地理常识,那就是,地球既是圆的,世界上便没有一个地方不能被定义为中心。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来引古代在华欧人的书,不免显得过时。可是,对今天的我们,这四个字却还没有失去其重要性。对我来说,“无处非中”隐约道出了社会人类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阐述的那一简朴的道理;如果我们自以为拥有天底下惟一“合情合理”的文化,那就可能失去理解我们自己的机会,甚至可能失去我们的邻人。承认他人的世界是中心,并苦读这一中心,才能善待自我。
最近总是碰见Eco,在抬头低头,或者无意回首,或者有心旁骛之时。就像我的中学物理老师二十年前教导的那样:E-c’-o无处不在。譬如: 豆瓣评论中有所疏漏的Eco研究综述...
同与不同 在我们的宗族村落里,对于祖先的祭祀活动,与民间信仰中的神和鬼一起,构成了村社仪式活动的核心,也构成了村社群体认同的基本内涵。 我们的村社祖先祭祀仪式...
前些日子读完了王铭铭先生的《无处非中》,一本新出的“旧作”。所谓新出者,这本书是去年9月份出版,算得上是新书;而其中收录的皆是02年之前王先生在国外的游历散记,...
人类学家注定是位浪漫制造者,他们总是舟车劳顿的到远方去寻找异邦,从事着似乎神秘的事业。对于这种旅程,人们大都将它想作优美的事情,而忽略了其中的琐碎与烦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