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科学界,一个在局外人看来洁白无暇的世界。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分子生物学教授康托,这是一位自信的科学家,据他自己认为,“只有少数科学家既诚实又富有原创精神”,而他自认他就是这样的科学家。他在某个凌晨灵光乍现,冒出一个将要赢得诺贝尔奖的想法--用他自己的话来描述就是“非常谦虚地说,是一个天才的想法”。他为此而构思了一个实验。但恰恰是这个实验给他日后的研究生涯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烦恼……
做过科研的人才会写的书,对科研中的一些不得不说之事还原的还不错。没啥太大的亮点,不过也足以体会出在一板一眼的科研中,一样有着累心的人事。
在科学研究中公然的欺诈很罕见。此外,在科学上,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犯罪,没有永久无法侦破的谋杀,因为没有限制法令,人们可以一直追究下去。凡是重大课题,...
即使不具备神经生物学知识的人也知道,光会刺激视网膜,使人睡意全无。 一种没有证据的假说,有时候比毫无用处更糟——它甚至可能是危险的。你可能会把此后...
伊西多尔·康托(Isidore Cantor),昵称“艾西”——分子生物学教授,后获得诺贝尔奖杰里迈亚·斯塔福(Jeremiah Stafford),昵称...
哦,你年级轻轻就得了诺贝尔奖,而你获知自己得奖的时候你女朋友就在别的男人的床上。几个小时候你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又过了没几个小时,你向别人介绍这是你的未婚妻...
其實這個書原名叫Cantor's Dilemma(康託的兩難困境),儘管的確有講到諾貝爾獎,但顯然主題是科學家的困境。改個名字可能有助銷售吧。 據説寫此書的號稱“人工避孕藥之...
单纯作为一个故事来看的话,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诺贝尔的囚徒》这本书,因为书中所写的故事有太多的巧合,而且这些巧合对于整本书的核心并没有太大意义。如果这是《达芬...
首先,我得承认,如果不是看了《诺贝尔的囚徒》,我不会顺藤摸瓜地找去看杰拉西的自传《避孕药的是是非非》。其次,如果不是看杰拉西自传看得一头雾水,我不会想到从《...
且說今年先後讀了兩本被美譽為“西方的《圍城》”的小說:前一本是大名鼎鼎的戴維・洛奇寫於八十年代中期的大名鼎鼎的《小世界》,後一本則是手邊這本——把我的孤陋...
中国没有诺贝尔奖,没有菲尔茨奖,因此没有这种科学家的困境出现。而国外的诺贝尔奖,在我们这些凡人的眼里,是遥不可及的,遥远到可以忽略的地步,所以也没有人真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