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序/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山外,走进那所无从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未必都能看得懂的小书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或梦想。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回到沅水上游的沱江边,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土故水。
正值冬季,湘西竟然处处葱笼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镇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县富民殷,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沱江,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在新与旧面前,原本只想到取舍,以为历史是笔直航道,能引导人生之船直直向前,但是所有航道实际上都千回百折,尤其是一片太多山、太多建筑和各种人的阻隔的土地上。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不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沱江在沅水上游,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沱江。他的自传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
水给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得书本识得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识到书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和新鲜活泼的一切。见识这一切,是他用逃学换来的,边逃边学,所以逃学是当他是一个孩子时对学习方式的选择,或者说是他用一个孩子的方式选择更值得学的知识。这是很特别的选择,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黏合起来,丰富自己的想象。
水给了他执著柔韧的性格。他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更多内容]
当两人在熟人面前被人称为”佳偶“时,就用微笑表示”也像冤家“的意思;又或在熟人神气间被目为”冤家“时,仍用微笑表示”实为佳偶“的意思。
我人来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不习惯城市生活,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江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虽然也写都市生活,写城市各阶层人,但对我...
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上吸收消化,却不须从一本好书一句好话上学来。
总而言之,这样玩一次,就只一次,也似乎比读半年书还有益处。若把一本好书同这种好地方尽我拣选一种,直到如今,我还觉得不必看这本弄虚作伪千篇一律用文字写成的小...
"这孩子终于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了。沿岸一段缓坡,车子轻松地加快。背后大包袱坠得车把有点飘,一定要稳住,别让桥上那人看见它晃来晃去。 太阳快要沉落微带金红,...
虽然我一直这样说,可是却也一直苦于没有支撑的证据。 现在有了! 沈从文是凤凰县人,一篇边城红得如火如荼。于是凤凰就开始以边城这称来包装自己了。可是它不是! 沈...
沈从文先生是最值得崇敬的中国文人之一 文字清冽 春天有一些无法释怀的少年和他们不曾老去的梦想 平淡中见中国平民文化 曾今人们的生活就是那个样子 而今天,我们仍...
看过沈从文先生的《月下小景》,美得像诗一样,至今里面的好多经典话语还有印象! 看过沈先生的《丈夫》,脑海里也总能浮现起那丈夫的无奈与悲哀,总能虚构出一...
对于写东西~最近总在考虑一个问题~对于搞清楚一些事情内在的东西会不会花的精力太多了~这样下去~如果成为一个习惯~看样子我得去研究哲学了~ 人从青年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