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多布里昂自文学成就其声名,而后寄情于政治,几经浮沉,回首往事,万事将休,于是活人乃作死人忆,遂有《墓中回忆录》。文章辞藻瑰丽,情感充沛,字里行间都是悲天悯人的情怀,确系法国散文中的经典。
但是,只要我信假为真,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欺骗我吧,我余皆不问。
第53页(旧法国来了,为了结束;新法国来了,为了开始)
第116-117页(从《革命论》的怀疑主义到《基督教真谛》的确信无疑,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
第30页(从小男孩到男子汉)
正如夏多布里昂在《墓中回忆录》的尾声所写的那样:“我生活在两个世纪之间,就像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一样。我跳进他们动荡的河水之中,依依不舍的离开我诞生的那个古老...
我看散文较少,概因好的散文会让心弦颤动余音不绝,比如《我与地坛》;但不幸的是绝大多数散文要么心弦颤不起来,要么心弦早已震断。要不是为了千书斩,我也不...
作者文笔非常优美,全篇充满一种忧郁的气质。个人更喜欢他关于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回忆的那几篇。 政治有分派别,美好的文字却无疆界。
在读布赖恩.克洛泽的《戴高乐传》时了解到这为鼎鼎大名的法国作家。只知道戴高乐生前及其喜欢《墓中回忆录》。于是因为对戴高乐的兴趣而在一个小摊上买到了这本...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离死还远着的时候,精心为自己写墓中回忆,跨越两个时空超未来然而却又对过往的追忆,夏多布里昂这样的一个人唯恐别人无法用比自己更漂亮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