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鬯1972年在香港《星岛晚报》上发表长篇连载小说《对倒》,1975年,作者将12万字的《对倒》改写成同名的短篇小说。长、短两篇小说都被收入作家出版社这本《对倒》中。
小说是从一枚相连的邮票引发的一男一女的故事,一个是从上海移民来香港的中年男子,一个是在香港本地长大的少女……
《<对倒>写真集》前言 王家卫 我对刘以鬯先生的认识,是从《对倒》这本小说开始的。《对倒》的书名译自法文Tête-bêche ,邮票学上的专有名词,指一正一倒的双连邮票。...
王家卫说:一本1972年发表的小说,一部2000年上映的电影,交错成一个1960年的故事。电影是《花样年华》,小说是刘以鬯的《对倒》。电影取意于小说。《花样年华》说的是...
摘要:刘以鬯《对倒》与基耶洛夫斯基《红》两部作品体裁不同,主题各有偏重,但所采用的现实主义与思想现代性表现都有序可寻;都借助回忆与展望的内心独白刻画当下的实...
牠望望牠,牠望望牠。然後兩隻兩隻麻雀同時飛起,一隻向東,一隻向西。 他們曾經并坐在一起看電影,不同的是, 一個生活在記憶中,另一個則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刘以鬯说,西方现代小说其实没有太强的主题意识,由此想到另一个潜在的批评导向——“主题先行”,这是聪明讨巧的作者思想,也是精准预期的读者快感,似乎往往在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