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鲍威尔的生涯是美国梦的体现。他出生于纽约市哈莱姆黑人居住区父母亲都是牙买加移民。迄今为止,人们对他的了解仅仅是表面现象。
我们在本书中将会看到他是怎样由一个顽皮淘气的儿童成长为美国四星上将、国家安全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他小时候常跟随父亲上教堂,成年后在一家装瓶厂打工,后来加入了后备率官训练团。接着是头一次出国赴驻德美军部队服役。有一次他奉命警卫一门原子炮时出了差错,差一点断送了前程。然后,我们将跟着地巡逻于越南的热带丛林之中;进入华盛顿官僚衙门这座同样步步有危险的“密林”;看到这位黑人军官出差美国南方时受到的种族歧视和侮辱;在韩国又应付了多少复杂挑战。透过他的回忆将活灵活现地观察到我们时代的若干重大国际事件――“沙漠风暴”、入侵巴拿马、“伊朗门”交易,以及与戈尔巴乔夫几次气候多变的会晤,克林顿总统因为军队中的同性态问题而遭受的非难。
在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先后当政的年代里,鲍威尔都历任军政要职,足见其眼光与众不同。作为一名现役军人,他体验过华盛顿政治决策的酸甜苦辣;作为三届总统的顾问,他看到了政策是怎样制定的,并亲自制定过政策。卸职以后,又被克林顿总统访回来,陪同前总统卡特出使海地,于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完成了调解任务。他受到公众普遍的尊敬,是自艾森豪威尔以来没有任何人物可与之相比的。美国人民希望他竞选总统,但被他婉拒了。
鲍威尔让我们看到了里根、布什、克林顿三位总统以及指挥“沙漠风暴”之役的施瓦茨科普夫将军等许多人物的幕后形象。它所提供的视野来自美国政治山峦的顶峰。这是一位尚未跑完全程的人物的极其引人入胜的自传。这是一部视野广阔的历史。
科林•鲍威尔刚到卡森堡第4机械化步兵师任准将副师长时,师长约翰•W•赫达切克少将还挺欣赏他,甚至为他上了份特别报告推荐他尽快升职。不过,由于鲍威尔上任还...
八十年代,这儿有个红红火火的培养第三梯队的规划,显著的特点是不讲候选人的家庭背景。后来不知怎么就不见宣传了,也不知道是已执行完毕,或者已经腰斩。 来看鲍威尔...
几年前就从网络上读过《我的美国之路》,后来买书,推荐给周围的朋友,后来干脆书都被别人留下收藏了(55555),主要原因还是这本书太棒! 没有多么概括的总结,鲍威尔...
十年以前在老爸的书橱中看到的,很厚的一本,但质量相当不错,是名人传记中上成之作,非玩票性质,一气呵成看完,之后反复看了好几遍。
其实是在大学的图书馆里读到这本书的。 基本属于平铺直叙,但是传记主人经历特别,他的处世之道有一定借鉴意义,所以后来他出任小布什的国务卿,在我看来很有一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