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形式。 而有谁能比奥涅金更可悲的呢? 我们不去谈奥涅金所代表的他那一时代,或者其他类似的时代的那些空虚、迷茫的年轻贵族们,不去评论他对上流社...
俄文学选修课上老师讲到这部作品,之前已经看了一遍。因为是译文所以在语言方面减色不少,原文毕竟是诗歌,但如果要是读原文的话所需的时间也就不是一星期了,而且自己...
只因之前看过的一小段, 所以特意买来这本书, 谁知此版本翻译与我之前看的版本相比感觉甚不如意。 ----------------- 我曾看过的那段是第十节: 他很早就学会了虚情假...
奥涅金,这个艺术形象出自普希金笔下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他以独特鲜活的性格,成为首个“多余人”的典型。 提及“多余人”,还得谈到赫尔芩的《往事与...
看了该文(王智量:翻译人生痛与乐 -年 7月5日 人民日报 http://t.cn/zW5WaB6 )才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的名著《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智量 译”,是指华东师范大学 ...
“爱情消逝了,缪斯出现, 我昏迷的头脑开始清醒。 我自由了,重又设法缀联 迷人的音韵、思想和感情; 我写着,心儿已不再悲伤, 忘情地写,也不再只写半行 便用笔在稿...
网络共享译本:http://blog.sina.com.cn/u/3020582503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译序 九霄环珮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短短的一生作品是相当丰富的,其...
长篇叙事诗给我的感觉十分奇妙,首先是其叙事手法的确流畅,而且十分有张力。尽管因为体裁限制而使人物不够丰满,但压缩的文本却让人物的特点集中起来。 普希金的这种流...
总结:必然会反复回应的一个文本,核心问题很可能是“诗”,是多个层面的诗,将很多极其重大的问题穿起来,并且最终的导向是一种强烈的现实驱动力(似乎夭折了,为什么...
看完前言,我其实有点担心。译者智量先生把奥涅金划归为“多余的人”(同欧洲“世纪病”、美国20世纪“迷惘的一代”,中国现代“零余人”并举),不假思索地使用人文主...
看完《叶普盖尼奥涅金》的时候是夜里的二十二点,很喜欢很喜欢书里面的景物描写,高大的针叶林,遮天蔽日,会有松鼠在其间穿梭,松子不小心被碰落的时候会打断了情人间...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感谢监督我学习的MXH姐妹团… 从去年四月份看了同名话剧开始,我就一直沉浸在这个故事里,但今天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才发现,果然戏剧是夸大的呈现,...
首先,对羞怯、温柔的爱情 他昨夜戏弄得那样轻率, 这一点已经是恨不应该。 …… 不要给偏见当一个玩物…… 我求你,不要让诗人的心 变得冷酷、无情、甚至僵死, 到头来...
想看剧来着,奈何不在演的城市,去网上找了视频,为了加深理解找书看的。诗体小说格式,确实很难翻译出原作韵味,这个译本翻得很工整,也是尽力了。挺喜欢里面的句子,...
不多出彩的故事,却在读的过程中,犹如爱猫的爪子在心脏表层薄膜来回缓慢抓磨,不至于渗出血,却能隐隐地感觉到疼。 仿佛奥涅金和达吉亚娜谁都无错,一切都是成长的锅。...
第一部通读的俄罗斯小说。抛开文学史上的评价讲,这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 主线剧情是公子哥奥涅金因厌倦上流社会生活,因缘际会来到乡下,在一次宴会上结识了达...
今天终于把《奥涅金》翻完了,嘿嘿~因为诗体小说的缘故,读起来飞快,这意味着我在那种抒情而流丽的风格中,仅仅体验了一下它所营造出来的氛围,却未耐下心来深究其遣...
长篇诗歌,较小单元为十四行诗。丁鲁将诗歌的节奏和韵翻译出来了,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韵味。 奥涅金和塔吉亚娜前后训诫对方的段落颇有意思,摘录...
原载于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9130f0101guww.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春起早...
停电,我跑回房间将剩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看完。回来同事问我干嘛去了,我回答回去享受光明了,没敢装逼说是看诗。据我所知,看长诗的人并不多,一般基于两个原因,一是...
题记说:普希金之前,俄国没有过诗人。 如此高的赞誉。 第一次读普希金在初一,单纯的为封面所吸引--很传统的的金发碧眼女孩。眉眼之间,是我喜欢的慵懒和倦怠。急切...
据说普希金借此小说规范了俄民族语言,也据说名为“奥涅金诗节”的普氏十四行诗音律优美,音部规整,什么包韵连韵交叉韵上下翻飞,不过很遗憾翻译过来这些都没有了。 诗...
我想我在这里看到了我。看到了,每一个女孩。 这本冷酷的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爱情。也许虚荣,也许冲动,也许不纯洁,也许不理智,但是却真真正正地相爱着,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