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历史丛书的一种。本书为第3卷,论述隋唐时期的王朝历史,作为《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上卷。原书于1979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外隋唐史研究的水平。
本书是一部结构来谨、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的断代史,在不少问题上有独特的见解,自成一家可言。相信对这一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能够从中看到西方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隋唐史的研究者也可作为参考。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对隋唐史上有争议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乏新意,富有创见。特点之二是它填补了隋唐史研究中的不少薄弱环节,乃至空白。特别之三是它在论述隋唐史时,没有局限于隋唐史本身,而是将隋唐史放在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从汉至宋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特点之四是它极其重视史料真伪和专题研究,并且广泛吸取了各国的学术研究成果。
《资治通鉴》对炀帝有利的记载甚少,但其中一段说他在执政晚期增设宫内秘书省官员120名,由学者任职。这又引出了关于炀帝搞学术活动的一段追述性的记载。司马光说...
制度变化 2013-09-15 10:58:35于是开始通过国家专卖税(先对盐,后来对茶叶、酒和酵素)来筹措收入。注: 并非国家垄断,而是商业税。 20...
单凭彼得森的论述就可以打五星,彼得森对于陈寅恪的河北胡化理论和谷霁光以及蒲立本依据地方分离主义解释安史之乱起因的理论作了驳斥,其四大板块的论述更是被李碧妍...
四、唐末的黄巢起义的背景根源
1、财政问题:
780年推行的两税法并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在唐末期,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了很长时期,实际以实物折付的税额是原来份额...
套用西方人的观点,隋唐属于“中华第二帝国”时期,同时也是政治架构大转型时期,此后一千余年稳固的文官制度便发端于此,并且凭借其统治优势帮助中原文明同化了辽、金...
此书把武后对佛教的推崇完全归结于薛怀义的影响,这一结论恐怕是简单化和有失偏颇了。 由此观点出发,书中便顺着说武后处死薛怀义后就逐渐疏远佛教,这一描述则已经违背...
唐玄宗时期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问题是个相当有意思的话题,一方面藩镇的强大导致了唐帝国实质上的不复存在,中央的财政收入仅限于关中以及江南,而且南方的大动脉...
目前所有的历史记录都说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夜,太子和元吉已经准备在第二天大军出征饯行时动手,除掉李世民和他的亲信。而李世民得到了密报,被迫先下手为强。可这里有个...
还是没有读这种严谨历史的功力,大部分关于制度和财政问题的讨论都粗粗的掠过了,其它还存在的印象如下: 1.一治一乱,隋唐的前后和秦汉的前后均有许多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