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哲学文存》辑收作者的主要哲学著作。上编《批判哲学的批判》写成于文革,初版于1979年春,销售极好,历年未衰。一读者言曰,读此书始知什么是哲学。该书一扫数十年来陈陈相因的论调和模式,论述了康德先验论在哲学史上的枢纽意义,谈论了认识论(真)、伦理学(善)、美学的目的论(美)三大领域中的主要哲学问题究竟何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实践观点逐一予以具体剖析,径而申说了作者本人的哲学:强调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社会的根基(与邓小平后来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谋而合),以“人类如何可能”回答了康德的“认识如何可能”的著名课题。下编则是作者哲学论文汇集,是作者哲学思想的进一步伸延,其中提出工具本体和心理情感本体、理性积淀和自由直观、人性——命运——偶然作为哲学主要问题以及21世纪哲学应走出语言等重要论点。
1. 康德的伦理学是卢梭革命理论在德国的抽象翻版,政治要求变成了道德律令。
39. 在任何一种意义上,学术之路都非坦途,总有些非学术的魑魅魍魉要来纠缠作祟的。
38. 从马克思主义看来,康德提出的“自然向人生成”和所谓自然界的最终目的是道德文化的人,实际上乃是通由人类实践,自然服务于人,即自然规律服务于人的目的,...
37. 康德整个《判断力批判》本就要在感性自然(牛顿的自然因果)中找到一种与超感性自然即与伦理道德(卢梭的人的自由)相联系的中介,这个中介在审美判断(主观...
36. 康德说,这是一种“天赋的能力”,“只能锻炼而没法教授”,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博学多识,对抽象的普遍规律(这可以教)很能理解,但就不能具体应用,不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