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扎根、下放,三结合、五一六、富农、知青、学习班、赤脚医生、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这些陌生的词今天已经消失了。韩东用干净、节制、纯粹的语言,不动声色的冷峻的叙述,将这些词和它背后的历史打捞出来。它会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吗?它会是“××燃烧的岁月”吗?
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下塑造个体的命运变迁是文学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方式,诸如余华那部残酷到荒诞的《活着》,还有前段时候热播的连续剧《金婚》等等,而这种一...
这是我在2009年应MCLC出版中心邀请,给《扎根》的英文版写的书评。 原文发表链接: http://mclc.osu.edu/rc/pubs/reviews/song.htm "We're going to Hongze Lake to e...
读《扎根》完全是因为作者是韩东。在当下的小说写作中,韩东应该称得上是一流的作者。在他身上,潜藏着一股博尔赫斯式的鬼气,他的小说,弥散着含而不露的机巧,语句瞄...
这本书是狗熊向我推荐的,后来在特价书店用半价买下来了,昨晚看完,一想,嗯,物超所值。 我相信生在苏北一带的人,比如我,看这本书一定又有着另一种亲切,因为里面...
放弃了。说实话没有看完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是封面设计太难看了?但内文的插画还是可以接受的呢,风格很明显,也很适合内容要表达的,我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想到的人...